哥哥炳元在苏州一院住了十天就返回家中,因为胸部骨折,需要在家休息三个月。
哥哥在家疗养的时候,浒关废铁公司领导登门慰问,问父亲你们有什么要求?
父亲说:“孩子命大,应该没有什么大碍,孩子平安这是最好的,所以你们按政策办,我们没有什么其他要求。”
废铁公司领导说:“这个医疗费、误工费,都是单位报销,还补助适当的营养费。”
父亲说:“因为孩子身体受过伤,能不能给他调一份体力轻松一点的工作呢?”
那领导沉思片刻,问:“你儿子文化程度如何?”
父亲如实回答:“小学四五年级。”
那领导说:“那是小学都没毕业,让他吃文字饭肯定不行,其他也没有轻松一点的活。”
父亲知道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也没有为难他们。父亲对他们说:“那我就叫炳元回来了。”
那领导说:“我跟公社领导反映一下,看能否到其他社办厂工作。”
父亲说:“谢谢,”
母亲有点生气。因为哥哥受伤的事情还没有处理结束,父亲已经答应让炳元走人。按照母亲的意思,一定要首先处理好炳元工伤的事情,然后才考虑辞职这件事情。
母亲责怪父亲太好说话了。
父亲对母亲说:“我是做干部的,儿子受点伤,现在伤情看好了,我们能够狮子大开口吗?”
母亲说:“他们不调动炳元的工作就不走人,他们又没有其他办法的,这又不是什么狮子大开口。”
父亲说:“你不是说,那个废铁回收工作危险性大吗,所以让炳元早点离开那里有什么错呢?”
母亲说:“那你就去找公社领导,给儿子找一个好工作。”
父亲说:“归根结蒂要怪炳元没有好好读书,现在他找工作这么难啊!”
母亲迟疑了一会儿:“炳元,哎,这个孩子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不愿意好好读书呢?”
祖母知道炳元不去浒关废铁公司做工了,她对父亲说:“早走早好!”
父亲说:“好在哪里?”
祖母说:“那是一份危险的工作,世事无常,万一再出点安全问题,那可是说后悔都来不及的呀!”
祖母的说法居然和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过,祖母也叮咛父亲道:“这个浒关废铁公司是公社办的,所以炳元受伤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比如要求调动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就去找公社领导……我们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让领导也要考虑我们的实际困难。”
后来,浒关废铁公司领导向公社党委反映了炳元受伤这事,所以公社按照正常途径将哥哥调到社办铁桶厂,不过他仍然是一名车间工人,仍然凭力气吃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