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无月,寅时。
大明王朝国都,京北,金銮殿。
“陛下,今日那北凉王携着三十万铁骑守在城门前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跪在大殿之上,痛声说道。
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看着金銮殿外,似乎可以看穿一般,过了半刻,收回目光,中气十足的说道:“宣旨下去,城内居民,欲离之人,任其离开;军中将士,欲降之人,任其离开···”说罢,看了一眼眼前的数十位老人,目光柔和几分,轻声说道:“诸位爱卿,想走的人,走吧,远远的离开,不管你们是去那北莽,还是去那大宋,都可。”在场的所有老人听罢,纷纷跪下,齐呼:“陛下!”
······
卯时,天欲亮,不过朝阳未起。
北凉王彭坤坐着一匹黑马,与一人一起站在大营门口,遥望这远处的那座高城。
“奉孝啊,你说,这大明皇帝朱由检,是不是位明君?”北凉王看着远方那座城,轻轻的问道。同样立马一旁的白衣人,轻笑,回答道:“算,亦不算。”
白衣人准备再继续说的时候,天边一抹朝阳出现,北凉王顿时扭头高呼一声:“将士们,准备!”话罢,便驾马行至军队之前。白衣人见状,没有继续说话,而是随着北凉王走到军队处。
······
大明最后五万将士,守在北京城墙之上,看着远处踏尘而来的北凉铁骑。
双方无人喊话,无人挑衅,无人独战,气氛沉默的让人压抑。
在太阳完全升起的一刻,站在铁骑之前的北凉王展臂一挥,大吼一声:“攻城!”
刹那间,原本寂静的地方,忽的喧杂起来,喊叫声,金铁相击声,割肉声,诸多声响一时响起!
······
今日的烈日特别毒辣,万里无云,且千里无风。
京北城的城门已然被攻破,看着涌入的茫茫铁骑,一位认为守城无望的大明士卒仰天怒吼:“陛下,我等,尽力了——”说完,拿着手中的青锋,在脖子处一抹,这位硬撼数十名北凉士卒都没有倒下的强人,轰然倒下···
这京北城中,连绵不绝的响起一位又一位士卒的怒吼。
······
“报——”一个小太监冲进金銮殿,大呼到,“陛下,那北凉王入城了,陛下快逃吧!”皇帝朱由检坐在龙椅之上,英俊的面庞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然后朝着小太监说道:“最后再使唤你一次吧,去皇后那,告诉她,时间到了。”语罢,朱由检目送小太监离开后,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金銮殿,从身后拿出一张明黄圣旨,置于龙椅之上,便舍身离去。
坤宁宫。
朱由检看着悬挂在半空的貌美妻子,以及自己那貌若天仙的女儿,没由来的一阵心痛。
乾清宫。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白绫,再看了看坤宁宫的方向,低语一句:“来世,愿你我不在这帝王家。”语罢,义无反顾的伸头。
······
“将军,只在金銮殿发现一封遗诏,朱由检以及其妻女的尸体都已找到,分别在乾清宫和坤宁宫。”说完,小卒将明黄诏书递给了北凉王,北凉王打开看了一眼,便递给身旁的郭奉孝,问:“如何?”郭奉孝看完之后,笑道:“然。”之后,北凉王便下令,北凉军,不得无故屠杀百姓。
临走前,北凉王一把火烧了这紫禁城,史书记载,这火,烧了整整三月,焦土遍地。
那封遗诏到底写了什么,不得而知。
终于,在那位北凉小卒临死前,终于透露出当年那封遗诏的内容:“朕量德藐躬,上千天纠,(然皆诸臣武朕也。原书有此句,但于此处,为符其境,删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虽为敌对之方,但是大宋史书记载:春秋乱战时期,大明王朝:“文死谏,武死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其大明始终,无一割地和亲以贿外邦,不和亲、不割地、不议和,大明风骨不折,傲骨烁世。”
······
一深山老林之中。
老人看着眼前的小孙子,原本悲伤的神情遮掩下去,问道:“你记住了吗?”小孙子没有回答,而是把玩着手中的一个金属状的东西,倘若有大明皇宫之人在,定会认出,那是可以调动大明所有军队的大明虎符!
看着年幼的孙子,老人轻轻吟唱其一句亡国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阳光的衬托下,老者如雪般的双鬓,愈加明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