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群体效应带来的“个性化”

群体效应带来的“个性化”

作者: Mars荒荒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10:35 被阅读0次

      群体效应和过往经历会给我们的人生加色

      人最强的能力是模仿,最近几天才知道自己走路方式不对,都是声音很大,健身教练说这个是腿粗的原因。给我解释了很多人走路方式,去看父母的走路方式,大部分就会发现是一样的。因为小时候看到带他的人怎么走,就怎么学。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我们大部分人是缺乏自己的性格底色和思辨力的,我们身上的颜色,都是我们圈子的叠加色彩。看一个人的未来,就看我们身边最常交流和朝夕相处的人以及最常往来的四个人。(如果没有,就大概率会越像身边最亲近那个人)

三年后的你我性格色彩=70%你我朝夕相处的人+20%你我身边最经常往来的朋友+10%你我的过往经历。

      70%如果是父母,那么有利于父子或者母子关系,当然,那么要创造和新科技,需要我们独自去探索,父母所处的时代变化不那么快,思维短板也可能影响我们。

      70%如果是另一半,那么有利于婚姻关系,那么未来要的生活,需要主动去经营,因为你是什么颜色,最后都是和他的复合色。那么要经营的人脉和对外的资源整合,需要一起去协商,因为我们未来讲的十句话,可能有八句话来源于和他一样的逻辑(不自觉的代言人),唯有逻辑自洽,方能长久。

      70%如果是孩子,那么利于亲子关系维护和思想同频,这种父母往往很强大,可能是性格强势,也可能真的是性格更有包容性,也可能是极其利他(有利于孩子)。

      70%如果是工作伙伴,那么这种往往是信息渠道更齐全,最需要的是甄别和明确赛道。很容易在事业上迎风启航,最需要的长板是自我职业规划。

      70%如果是朋友,那么往往看朋友是哪种类型的朋友,而去决定自己要互补哪个板块或者新朋友。朋友是同步信息的朋友(彼此知道对方过的好,不参与对方生活),还是探讨型朋友(互相学习),还是决策型朋友(互相给对方主意和自律约束),如果只有一类朋友,那么可以试试,丰富一下自己的朋友类型,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70%那个人,不在于优秀,而在于舒服。不在于能干,而在于契合。能带给我们什么很重要,如果有选择权,好好选。

      如果不能选,好好配置另外的30%,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大家不了解,但一定遇到过。 那什么是群体效应呢?群体效应指的是人面对群体的时候会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从而融...

  • 群体效应

    小宝属于典型的有群体效应的孩子 ,当很多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会胆子特别大, 他想做什么而没有人做的时候,他会有点胆...

  • 群体效应

    研究之前对从众和服从的限制定义, 从众:受试者与具有相同地位之人在一起时的行为,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力指挥他的行为。 ...

  • 群体的效应

    容易被煽动,更有压力,也更紧张,在复杂任务中更易出错。更容易虚掷光阴或去个性化而释放出糟糕的冲动。这是群体的负面作用。

  • 耦合效应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联动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

  • 耦合效应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联动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

  • 从众效应与批判思维

    从众效应推荐的一本书是乌合之众,斯坦福监狱实验说明,在群体效应下,个人会失去判断,会顺从群体的判断,并相信群体的信...

  • 个性化问答系统架构( 转)

    目标群体 个性化问答类产品,主要面向儿童 架构

  • 9.32

    迷信之所以可以得逞是因为群体效应。

  • 《演说心理学》阅读

    《演说心理学》影响力规则18:空间 物理空间对身心感受的暗示作用,密度与群体效应1,密度与群体效应,培训场地大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体效应带来的“个性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rx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