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含个人发散)
1、模式迭代的一种方法:刺激(痛苦是自我变革的机会) -> 模式(思维方式+行动准则) -> 输出(待检验的产品) -> 反馈(对产品的反思调整模型) -> 更新模式(优化模型并促成次级母系统) -> 内化;
2、模式更新:发现内耗、确定目标、分解目标成为最小模块、针对模块制定解决方案、从最容易解决开始做、效果一般请大猫儿;
3、延伸阅读收获:RSQC模型:从范围-计划-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对目标进行确认,分解并促成行动的模型;
4、延伸阅读收获:三层模型:有效层 -> 悖论层 -> 解决层 有效层是解决最小模块问题的方法层,悖论层是因为各种问题组合起来,用原有的思维方式,会有矛盾和冲突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做”两个事情:上升一个维度和引入新的资源,解决问题。一个案例,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广到区块链联想。
二、浮想联翩
今天的文章读完,在理性分析和解决方法的习得上,有明显的收获(系统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收获而以前自己没有体会到呢(准备启动系统2)?讲个自己的故事,为了减脂,选择游泳的方式实现目标。经常游泳的朋友都有体会,生活区中的游泳场馆人少的时候,自由自在,一到假期或者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乌央乌央的人,下饺子一样。可我需要锻炼啊,需要减脂啊,需要身体素质提高啊,怎么办?一个意识--不要受情绪影响,找解决办法:1、换地方;2、换时间;3、换方式。
简单分析:选择1没有地方换啊,毕竟游泳池这样的资源,不是哪儿都能建的,不过倒是可以在单位附近找找;
选择2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其他时间不具备条件啊;不过,在选择1的情况下,倒是可以考虑下早晨和中午的时间;
选择3不喜欢别的方式运动,可能会坚持不下来;但是可以跟媳妇儿商量下共同参与的方式一起提升身体素质(双赢);
省去中间的啰嗦,后来我选择了中午11:30-13:00的时间段在单位附近找了一家游泳馆,一段时间的执行,发现心脏会有不规律的间歇疼痛,看中医,除去亚健康的模糊诊断外,建议中午时间养心,不做剧烈运动。遵医嘱吧,最后我选择周六、日早起来打球/游泳+10:00/15:00办公室舒筋活血小运动+晚上跟媳妇儿遛弯。
整个过程分析一遍,又增加三个收获:
1、分析的过程,屏蔽了情绪(情绪好坏我个人理解都会有影响分析过程,导致行动持续性差);
2、这是一次RSQC模型的简版应用;
3、隐约体会到 输出>输入,且修炼内在模型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