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君,从我家滚开!

作者: 有料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00:56 被阅读328次

    01

    家里最近正在实施“驱除抱怨”行动,书房被设置为“不抱怨区”。

    这个决定,源于最近家里的频频抱怨引起的不和谐氛围。

    随便举两例:

    有一次爸爸陪孩子制作手工作业,是一个校园生活记录手册的封面。

    爸爸从客厅来到书房,不耐烦的抱怨道:“你怎么还坐在这儿没动?太慢了啊!”
    孩子原本只是有点慢,但是一听到抱怨,大声反驳:“谁说我没动?我已经用铅笔画好了不同的区域。”
    爸爸并没有为自己的“没注意”道歉:“这么晚了,才画出区域,什么时候才能完成睡觉?”
    孩子嚷嚷起来:“这能怪我吗?我叫你过来,你一直坐在那里看手机,回信息。”
    爸爸也没好气:“我不是让你先做,我过来再完善吗?”
    孩子撅着嘴巴生气的说:“老师说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
    爸爸:“那你说说这些不同区域要做什么?”
    孩子:“这里画花,这里画草,这里写名字……”
    爸爸不耐烦地打断道:“你总得有个主题吧?这些东西代表啥意思呢,和你的内容相关吗?”
    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啊!让我说完不行吗?我不说了!”
    爸爸生气的说:“不许叫。9点了,还不赶紧,还做不做?”
    ……
    最后孩子委屈的到房间找我哭诉。
    后来爸爸说,因为手头有一些事情要沟通,他想催着孩子赶紧做完。
    但是用抱怨的方法,不仅减慢了速度,反而让大家都很气愤。

    又有一次,和婆婆一起去买菜。

    卖菜的人推荐“黄瓜”。
    婆婆抱怨说:“每次炒了黄瓜都没人吃,只有我一个人吃,买了也是浪费,买它干嘛?”
    老公解释说:“跟您说过,我们都不爱吃炒黄瓜,你偏要买,你怪谁?”
    婆婆:“你们说不爱吃炒黄瓜,我上周就凉拌了黄瓜,你们也没吃几口呀?”
    老公:“您那次放盐放多了,糖放少了。我们喜欢吃甜酸口的。当时您拌黄瓜的时候我都提醒您几遍了,非不听。”
    婆婆最后生气的说:“放那么甜,有什么好吃的?你们嫌我这不好那不好,你们自己做饭去。”
    ......
    我和老公听了也都不高兴。

    还有时候,不是抱怨人,而是抱怨事物、环境。

    比如:

    这车怎么停的,让别人怎么过去,真他妈缺德!
    该死的鸟,刚洗过的车,又拉一车鸟屎。
    这天又雾霾了,烦死人!

    02

    抱怨就像二手烟,抽烟的人带来的影响,只要在场的人都是受害者。

    爸爸因为孩子太慢占用自己紧张的时间而生气;孩子感受到爸爸的不理解、嫌弃而委屈;婆婆觉得自己被埋怨做得不好而愤怒,我们则认为婆婆太自我,做事不灵活而无奈;而那些与自己貌似无关的抱怨,也让听到的人心情跟着受到负面影响。

    认知决定行为,思想创造生活,抱怨什么也许就会得到什么。

    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事情消极的一面,同时也将注意力从我们期待的事情上分散开,长此以往,生活就会实现我们“抱怨的消极预言”。

    正如伊萨克•巴舍维斯•辛格所说:

    “如果你一直说不好的事情将会发生,那么很有可能它就真的会发生。”

    就像生活中,抱怨身体不好的人,往往健康就有问题;抱怨配偶不好的,夫妻关系也好不了。

    03

    即便如此,抱怨,还是有好处的。抱怨者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心理学博士罗宾•柯瓦斯基曾提出,抱怨有五个目的:

    寻求关注、推卸责任、引来艳羡、掌控操纵力,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听到别人抱怨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排斥,会与他们对峙,但只会适得其反。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针对这些不同的目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减少自己或对方的抱怨。

    1.寻求关注

    这类抱怨者,是希望通过抱怨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们害怕不抱怨,没法与别人建立联系。

    “最近真背,哪哪儿都不顺。上上周腰扭伤了,上周错过一班飞机......”

    积极的对策:可以问抱怨者,“最近有什么好消息吗?”

    2.推卸责任

    有些抱怨是想告诉别人做某些事没有希望,以此为自己的懈怠或无能找理由,以巩固自己“受害者”的地位。

    “时间这么紧,怎么来得及准备演出项目呢?”
    “我是南方人,从小没有学过做面食,馒头饺子我们做不了。”

    积极的对策:“假如这件事能做到,你会怎么做?”

    3.引人艳羡
    有些人抱怨,是为了自夸,或者表现自己没有某些别人身上的缺点。

    如:

    “如果是我来做这个菜,绝对不会做成这样,真是不动脑子!”

    积极的对策:不要跟他抬杠子,而是夸赞他的这个优点,“炒菜确实是你的拿手好戏!”

    4.掌控操纵力
    抱怨有时候也能成为获取对别人的操纵力。

    “你做的什么呀,我说了很多遍,按我说的这样做!”
    “没听见孩子在哭吗,别写了,快去抱孩子!”

    积极的对策:双方直接好好谈一谈,如:我是这么想的......你先去抱一下

    5.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与“推卸责任”不同,这类抱怨是为已经做了但做得不好的结果找借口。

    “报告提交得晚怪不得我,是数据提供得太迟了。”
    “就是你早上没有早点叫我起床,害我迟到了。”

    积极的对策:“下次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呢?”

    当一个人抱怨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因。对策可以是提醒我们自己,也可以是回应抱怨的对方。

    04

    人们能觉察别人言行中的消极内容,但总是容易忽视自己的消极的情绪和言行。

    就如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很容易发现家人的“抱怨”,但其实我自己也不经意的时常抱怨。

    这是一种不自知的状态。

    如果要改变,首先要让自己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在抱怨。

    研究人员发现,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培养出相应的能力。

    无意识无能力,即不知道自己不会;
    有意识无能力,即知道自己不会;
    有意识有能力,即开始掌握此技能,并有意识练习和应用;
    无意识有能力,即达到了精通,并无意识地使用。

    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

    最初我看着妈妈骑很轻松,以为很简单,此时不知道自己不懂。

    后来,吵着妈妈给我买车,拿到车的那一刻,才发现坐在两个轮子的车上保持平衡挺难。

    没有人帮我扶着车,只能自学。从一只脚溜车练习驾驭车;到两只脚分别都跨上两个脚蹬,来练习一边骑一边保持平衡;最后到坐上坐垫骑车。这个阶段是有意识的练习和应用。

    熟练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一边自如地骑车一边聊天或听歌,而不用刻意想着每一个动作该怎样做,怎样协调。这就是无意识有能力阶段。

    要成为不抱怨的人,也要历经这四个阶段。

    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了多少抱怨时,处于“无意识的无能”阶段;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在抱怨时,就进入了“有意识无能力”;

    当我们刻意提醒自己不抱怨,或者用积极的对策去化解“抱怨”时,我们又进入了“有意识有能力”的阶段。

    当我们已经习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发表看法或沟通,已经没有抱怨时,就进入了“无意识有能力”阶段。

    05

    傍晚,在书房,孩子要找剪刀剪一个立体图形。

    她左右扫了一眼,就习惯性的问人:“妈妈,剪刀在哪儿呀?”

    我一看,剪刀就在附近。

    按我的脾气,自己不经过一点努力张口就问别人的行为,我一定要教训一番。

    话正要出口,突然想起这里是“不抱怨区”。

    于是思想进入“有意识的有能”的思考环节,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提醒她:

    “剪刀正看着你呢,你没有看见它吗?再仔细看看。”

    收住一句即将出口的抱怨,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不抱怨,就能帮我们打破根深蒂固的消极习惯。

    美国哲学家莫提默.J.艾德勒说:

    “习惯是通过不断重复某种行为而产生的。重复次数越多,习惯就越根深蒂固。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重复截然不同的行为来打破业已养成的习惯,培养截然不同的习惯。”

    通过有意识地觉察、不断练习,新习惯势必会发展壮大,帮助我们变成新的自己,生活也将焕然一新。

    (无戒训练营第三期作品)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古月老猿:有道理!
      • 林中凤凰_0826:少些抱怨,多些美好
      • 演讲与写作:既然个人觉得行,当然点赞加好评。
        愿君不要瞎猜测,笑我放浪太多情。
      • 陌上嬛嬛: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抱怨场景写起。分析了抱怨的心里诉求。最后提出了如何才能不抱怨。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向你学习。
        有料家庭教育:@陌上嬛嬛 谢谢点评和鼓励🙏😊
      • 有料家庭教育:抱怨确实危害不小。谢谢您的点评和鼓励!
      • 北烟胧月:抱怨会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与其抱怨不若去学着理解。对抱怨我也是感触良多,这篇文章也让我对抱怨有了新的看法,感谢你的见解。

      本文标题:“抱怨”君,从我家滚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v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