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成都仿佛没有前二天热,尽管久违的雷声在昨晚想起,只带来今天上午阴霾的天空。如果不出太阳,微风中还会有暮春时节的那份凉意。
在锦苑读书写作,过了二天遁世的生活,今天妹妹和她老人婆一家去农家乐过五一,我也该结束自己短暂的闲暇时光,回归烟火人间的生活。于是,心一大早就不再淡定,既然是这样何不上房顶劳动。几年都没有换盆的三角梅,像是已经枯萎了,准备心疼地弃掉,突然发现有几颗嫩芽,给郁闷的心带来了希望,就换了个盆栽期待三角梅复活。
没有特别打理的长寿花,花期特别长,不管主人是否关注,依然在角落绽放。
最近成都的天气,一不留神,温度就升到27℃,其实室外至少有30℃。一家三代人坐汽车里,都感受不到空调的冷气。房顶上爆嗮后的植物,需要每天浇水,让泥土能短暂保湿。
葡萄用串串果实,装点房顶的“采菊园”。
培育的朝天椒,从籽粒到小苗,正逢勃生长。
番茄已经开花了,很快就会结果了。
栀子花的花苞朵朵,期待花香的夏天。
暮春的房顶,生机无限……
今天又是新的一周,这周“麦家陪你读书”共读的是第199本书《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本书作者是出生于1981年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正式出版的那一年,巴克曼31岁。
本周我们要共读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欧维,也是一个古怪的老人。他带着坚不可摧的原则、每天恪守的常规以及随时发飙的脾性在社区晃来晃去,他人私下称其为“地狱来的恶邻”。 这本书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悲剧,它裹着悲剧的内核,告诉我们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谁也无可避免。
明天,我们会走进这个叫欧维的古怪老头的人生。
因为锁文的郁闷,被今天朋友圈的点赞与留言,带来了一丝丝笑意:亲,听雨认真拜读了,这场雨听得好远,好远,听得好深,好深……
有个湖南老乡看了我分享的《听一场前年的雨》后,他也分享了一篇无名氏的《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已《长命女》“三愿”),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歇拍两句“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
读罢,欲说还休,留言:“暮春思亲家万里,故土春水碧云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