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观察法的要点:
注意点1、静默观察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偏见。
每个人对做事情的节奏,都会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忍受孩子这么的拖拉,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时间标准”来衡量孩子。我们会认为8点钟出门,最好从7点就开始准备,但是孩子的节奏并不一样,他们或许会认为刷牙是可以慢的事情,吃饭是可以快一点。
你会觉得我是过来人,我有经验,我的经验怎么可能不好呢?
很可惜,这些经验再好,那都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就像学走路一样,孩子如果没有自己摔倒过,就学不会如何爬起来。
只有放下偏见,才能看到孩子的节奏和能力,孩子才有空间发展自己更好的掌控力。
注意点2、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你心里是守住了一条安全底线,并且做了一个选择。
这个安全底线来自于,你的用心观察,看到他此刻的能力到哪一步了,有哪些进步,他能自己穿鞋了,只是需要5分钟。他能掌控做作业的时间了,只是有时候会差出半小时,这样你就会安心地决定,哪些部分你能放手,哪些部分你还需要多帮忙,心理学有个说法,给孩子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弹性空间。
这样就能给孩子从内到外传递出一种信息:我相信你,我相信是有自我掌控力的,即使现在还不能做得很好,但是将来你一定能掌握。所以我不再为你负责,你需要开始自己去感知时间,去调整做事情的节奏。在这种的信任下,每次做好一点,孩子都能感受到“我是能自己安排好的”,这是自控力的小芽,它需要时间慢慢成长,也值得我们父母耐心的等待和培养。
最后,我想说,用静默观察法来观察孩子,看到孩子的能力,停止催促和唠叨,是让孩子停止拖延,学习自我掌控力的重要一步,这也许比催促、训斥、发火还要难,需要大人对自己有觉察,对孩子有同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但最后,他总能找到自己的办法的,而这就是成长,我们做父母最终的目的不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