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出错
最近我们的工作,经常出错。
最要命的一点是,直播中价格设置出错。
周六专场,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出版社给的价格是29.9,运营小伙伴上架时候弄错了,上成了19.9。
上架了一会儿才发现。
发现得算早了。
另一本错得更厉害,上架《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时,原价45,出版社给了22.5,单本包邮,我们上成了19。
直播结束之后,才发现价格错了。
我问大家,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助理说,发短信追回?
这个方式不行,我们做错了,不应该让用户受累。
最后决定,发吧,就按照直播价格发出快递。
负责人小j跟我说,媛姐,你扣我工资吧,确实是我看错了。
我说,确实是大家做错了。
但痛苦不会让人进步,痛苦+反思才会。
准确地说,反思也不够,痛苦+反思+行动才行。
光行动也不行,行动要可持续才行。
我们上架出错了,不是道歉或罚钱,就能解决的。
罚钱和道歉,都会缓解对错误本身的内疚感。
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太相信人,要相信系统。
每个人都会犯错,人还会偷懒和情绪化,系统则可以更理性。
我们应该重新梳理一本书上架的流程:
和出版社对接的同事,给出上架表格,由出版社和我们同事双方确认。
负责上架的同事,找到样书,对照样书和表格的价格,做好上架。
上架之后、直播前,负责直播的同事确认上架链接没问题,顺便检查价格。
这样一个价格,至少经过了三遍手,
出错概率就变得极低。
再出错,就根据出错环节继续优化。
自我提升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做什么才能最快实现自我提升。
我的答案就很清晰了:
创业,或者带领至少3个人,一起做一件事。
结婚。至少和一个人。
创业和婚姻,能让你更理解人,也更理解自己。
进而教会我们三件事。
第一,不是谁都跟你一样。
一个人成熟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理解到人和人的差异性。
我们每天直播完,就到夜里12:00了,小助手下班很晚。
第二天上班,一般都下午2点,才能到后台导出订单,给快递去发货。
我想,换了我是这个岗位,我会在下播的时候就把订单导出,给到快递,或者第二天一起床就先导订单。
如果到了下午再导出订单,等到快递返还物流信息,就到第二天了。
这个时代,人对网购订单物流信息的更新速度,要求极高。
一整天没动静,他们就会着急,客服量会非常大。
但是毕竟,他不是我。
每个人都像是一棵树,一棵树和一棵树的枝丫和叶子完全不同。
做管理,因为有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权力,很容易产生一种冲动:去改变对方。
让他按照我说的所有,去做。
我之前在大企业实习的时候,一起去的一个实习生,就遇到了这样的boss。
就连电脑桌面上文件的名字,上司都要她改成符合要求的。
这样一来,下属就没有任何创造力和发挥余地了。
婚姻也是如此。
为什么很多婚姻最后成了痛苦的源泉?
因为一棵树,要求另外一棵树长得和她/他一样。
饭前洗几次手,袜子脱到哪里,和人怎么打招呼,怎么表达爱。
很多时候,不是被管的人有问题,而是要求对方改变的人,太幼稚。
第二件事,管理和婚姻,并不是让对方怎么都行,要求很必要。
成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明白哪些要要求,哪些要妥协。
在我们公司有两个部分是要求很高的。
一个是涉及到用户体验的部分。例如上传物流,能快一点,就快一点。
如果这个同事做不到,就再增加人手做。
一个是涉及目标完成的工作。目标完不成,说啥也白说。
这两点,是硬性,得先保证。
在感情中也是一样,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有什么事情是你的底线,需要提。
哪些提,哪些不提。
哪些能妥协,哪些不能。你得心里有数。
第三件事,给彼此成长的时间。
不管是工作中的错误,还是婚姻中的坎坷,都是让人成长得最快的东西。
但问题在于,有些人成长得极快,“闻弦歌而知雅意”。
而有些人,得慢慢来。
这种慢慢来不等于不反思、不行动,只不过是质变前的量变累积。
创业和婚姻,就好比两人三足的游戏。
团队感很强,频率不协调,得一起摔。
姑且把所经历的一切,都当成经历吧。
成长得快的,就先撑起能撑的事,给慢的人一点容错空间。
事事求快,事事求完美,活得也太痛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