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这是一种社会现实,而且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它是一种民族的悲哀,更是中国的特色文化,所以,在中国很难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
这一文化现象来源于儒家思想,儒家讲求的仁爱,原本就是一种有等级有差别的爱,一个人首先要爱父母,其次是兄弟,再次是族民弟,再次是同村,最后才是陌生人。
如果把这种爱落实到用人制度上,那么就是任人唯亲,如果把这种爱落实到财富的分配上,那么财富就会最先到达与权力者亲近之人的手中。
有一种国人都非常熟悉的现象,那就是国人都喜欢请客送礼,其目的就是为了拉近与他人的关系,于是打官司,看病,连孩子上学都要请客,目的就是要拉近与法官,医生和老师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于是那些没有关系或者不善于打理各种关系的人,就会失去包括财富、法律、医疗和教育在内的社会资源,他们就构成了社会底层的主体。
正直的人往往是有能力,却不善于经营各种关系的人,既便他曾经拥有很好的出生,也会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逐渐失去各种资源,因为他的性格和行为与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模式格格不入,反倒是那些善于溜须拍马,善于拉关系,走后门,拜干爹的人却往往能官运横通,财源广进,因为这些人的行为与这种分配模式相吻合,他们明白只有与权力者拉近关系,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