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
“慢就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选择,他们毕业后不着急工作,而是选择支教或四处游历等方式,慢慢考虑人生发展之路。
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认为先玩够再说,工作总会找到。有的大学生不着急找工作,是选择准备考研或出国。
大学生“慢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就业的焦虑以及就业方面出现的无助感。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有的大学觉得自己水平不够,选择继续充电;有的大学生计划了解下市场开始创业。
“慢就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知,在毕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道路上没有清晰的认识,由于社会就业模式的多元化,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慢就业”也就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就业特点和新的就业理念。
如今的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再对“铁饭碗”情有独钟,好的就业岗位对学校和学历的门槛也让大学生不再唯一选择体面的工作。新媒体、主播、微商这些不是特别正式的工作成为了他们就业的新选择,这些就业岗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工作,慢就业也自然而然的让他们有了就业的一种“依靠”。
“慢就业”要从学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做起。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直到毕业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不管是选择“快就业”或“慢就业”,大学生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对就业有更清晰的眼光,让自己不再对就业有过多的焦虑与无助。
青春是美好的,大学毕业生要有信心、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应届挑战,让自己的职业选择更有意义,不要因为有“慢就业”的缓冲而让自己浪费青春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