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读书人,是差不多都有“诸葛亮情结”的。他们敬佩诸葛亮的才智,仰慕他的人品,感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叹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和诸葛亮之间,几乎处处都有共鸣。
>> 为什么诸葛亮最受崇拜呢?
>>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没错,“男儿本自重横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赐颜色”呀!最好是那机会,那职务,那乌纱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给你送来,八抬轿子请你出山。
诸葛亮隆中对策
>>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们不能打他的主意(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个也只能联合,不能图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下手的有两个地方,一个荆州,一个益州。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废置无定)。它的北面是汉水、沔水(北据汉沔),南面是广东、广西(利尽南海),东边连着江苏、浙江(东连吴会),西边通到重庆、四川(西通巴蜀),这可真是“用武之国”。这样一个地方,如果把它拿下,一盘棋也就活了。
鲁肃版隆重对: 等到北方处于多事之秋时,我们就向西进军,灭黄祖,伐刘表,将整个长江流域都据为己有(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那时,将军就可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了。
>> 鲁肃的这个规划,和诸葛亮替刘备所做的规划,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方案,都认为曹操是最强大的敌人(此诚不可与争锋),也最不好对付(不可卒除)。同时,鲁肃和诸葛亮也都很清楚己方的力量还很弱小,统一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都主张先三分后一统
>> 这两个方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 第一,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
>> 第二,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是“汉室可兴”,而鲁肃则直言“汉室不可复兴”。
>> 第三,鲁肃的实施方案,是先夺取荆州,占有益州,由三分而两立,也就是把“三国”变成“南北朝”;诸葛亮的实施方案,是联合孙权,占领荆、益,等到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时再东进北上,也就是把“三国”变成“东西汉”。鲁肃的“三分”是现在时,诸葛亮的“三分”是将来时。但都要打荆州的主意,则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