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是吃米饭长大的。
他跟我聊起一个细节,“以前读文学作品,讲到硬梆梆的冷馒头,是没有感觉的,当时只是一带而过。今天早晨,我想煎馒头片吃。我拿刀去切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大馒头,哦豁!有点切不动耶!这回是真见着了硬梆梆的馒头。”
“因为时间紧,我只好费劲巴啦地近似磨刀般终于把馒头切了一半,先将就吃一点算了。剩下一半我就放在一旁。等我做好,吃好,再摸摸看,缓过一会儿的馒头已经软了不少,我忍不住拿刀试试,这回切起来就轻松多了。”
事情常常是这样,当时情况特殊,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变化发生了:也许棘手的问题突然变得很一般。当然也可能相反。
这就需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常态?抑或是变态?非常时期,需非常手段。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个选择,譬如说,择时。
总有那么些个节点刚刚好,怎么选?
或许有法则,这个选择权多掌握在有头脑的人手上,那些愿意研读细节,从中发现规律的人,通常表现得游刃有余。
单纯靠运气?谁能保证自己次次出门踩狗屎呢?一次致命的错误,都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