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卫龙辣条有吗?来二十包!!!

下班回家的路上碰见一个小姐姐,站在小卖铺的门口询问。听了这几句话,脑子里除了卫龙走出国门,各路明星纷纷成为辣条的代言外,最然我惊诧的是,我竟然在计算20包卫龙需要多少钱?一包按一块钱算,那么20包就是二十块。二十块那,可是明明不贵呀。我想算价格的时候,我怕是回到了那个买辣条论根/辣片论片的年代。
小时候,辣条,老北京方便面,汽水,大大泡泡糖,在加上一毛钱一根的冰棍儿。春夏秋冬,贯穿四季,一美一整年,一回味一辈子。
那时候可能是因为物质匮乏,最美味的就是辣条,辣片。唐僧肉还算是比较高档的,因为又少又贵,大概5毛钱一包,等于5根辣条的钱。学校最美的风景就是,上学,课间还有下学的时候,不是父母排队接孩子。而是,一群娃娃们一拥而上,围着门口的小推车水泄不通,然后就是一人一根辣条或者辣片,先咬上一口解解馋,然后互相看看。关系好的,还会你尝一口我买的黑色的(可能是酱油加的多),我尝一口你的褐色的(酱油加的少)。互相品尝完了,再各自做个点评,“你这个味道不错”下次我也买,“你这个味道不辣”。再一看,呀,快没了,只能一点一点来了,就是再爷们的男娃这时候也开始秀气了。兴奋的时候,总是会忘记要慢慢吃。小时候,学校门口卖东西的一般都是学校领导的亲戚,都是大爷大妈。最羡慕的就是,身边的同学有个奶奶/爷爷,是门口卖小吃的。(虽然最后证实,卖东西的爷爷 奶奶也不会让自家的孩子敞开肚皮吃)
大大泡泡糖,比的就是谁吹的最大。放暑假的时候,扔下书包跑去给别家打工(摘金银花),爸妈秉承着自己挣的自己花的理念,也让我小富裕了一把,虽然是先苦后甜。有了钱,隔壁二大爷家的小卖铺就成了一个吸钱罐。早上打工,下午睡了午觉第一目的起就是小卖铺,我们三五个结伴去买泡泡糖。刚开始就纯粹是,比赛吹大小,肯定是吃的越多吹的越大。后来泡泡糖做了集卡,拿大奖的活动后,初衷就变了。现在想想那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但是作为小孩儿的我们,就是这样不停的买,刮刮卡收集整理。一个假期过去了,吃了小卖铺n罐泡泡糖,也没有拿到最后的大奖。
冰棍儿,是夏日最美味的零食。天热,家里有没有冰箱,东跑跑西跳跳,满身热的冒火。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买个冰棍儿,吃一下。那时候不是吃,而是用舌头舔等它一点点融化,只为让冰棍在手里存活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
汽水也是很神奇,那种五颜六色,加点糖精就能卖钱的东西,就是成功的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汽水还没有,开水加点糖好喝,但是小时候舌头就认准那个味道。怎么着,都给给自己来一袋。
现在长大了,那些零食已经逐渐消失了,唯有辣条还活着,并且活出了真我。换现在的想法,就算有可能也不会再吃了,因为现在晓得色素对人身体不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而且家里也有冰箱了。动手能力强的,在家里就可以满足自己需求,只是那种感觉和味道,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吃个辣条,奢侈吗?对现在的我说“不奢侈”。因为,现在自己有了挣钱的能力,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吃个辣条奢侈吗?现在的我对之前的我说“奢侈,我们都是一根根买,你竟然一袋袋的买”。因为,那时候的我只有花钱能力,父母给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讨价还价。所以,一天两毛钱的零食费,稍微分配不合理,就只能看别人嗨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