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
自己做酱
把吃剩的干粮收集起来,留到“长毛”,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晒干后,碾就派上用场了!把“长毛”的剩干粮用箢子盛着,挎着箢子,踱着小脚,在碾盘上把剩干粮摊开,然后一圈一圈的推碾,推碾的同时还得不住的“翻腾干粮”,这样才能压的细,压的均匀。等到“剩干粮”压成了面粉,就可以加水发酵做酱了,发酵的过程一定要“暴晒”,晒的“酱坛子”冒沫!整个夏天,俺嫲嫲有活干了!晌午从屋里搬出酱坛子,晒酱,黑天再搬进屋,来来回回的伺候着她的“宝贝”。
压地瓜干
地瓜以及地瓜干在最早的时候也是主粮,秋后出了地瓜,基本“伙食”就是吃煮地瓜,地瓜淀粉含量高,糖份大,秋后吃地瓜的那段时间,人还能“上膘”,所以在我们老家把吃地瓜能长胖的这种现象叫做“地瓜膘”。后来地瓜干就喂猪了,为了能让猪吃的好,消化好,一般都是煮地瓜干喂猪,为了能省柴火,地瓜干都要去碾上压碎。晒干的地瓜干很脆,压起来“噼啪有声”,有的还飞出了碾盘,好在是喂猪,也不用太讲究。记得小时候“熬粘粥”也抓上一把地瓜干,喝粥的同时嚼着地瓜干,现在想来,没觉得好吃,也没觉得太难吃。
压榆树皮
榆树皮有两种用处,第一能吃,第二榆树皮磨粉能做香,榆树皮很黏,作用相当于“粘合剂”。俺家的院子很大,前面有块园子地,种着很多榆树,榆树浑身是宝,榆叶,榆钱,榆树皮都能吃!听俺嫲嫲说,“挨饿”的时候,榆树救了很多人的命。榆树成了材,出了树,就开始扒榆皮了,榆树皮“离骨”,很好扒。把扒下来的榆树皮晒干,上碾压细就成了“榆面”。有了榆面,俺嫲嫲的巧手又有了“用武之地”!蒸干粮的时候抓上把榆面!擀面条的时候抓上把榆面!榆面太黏了!能拉丝!特别是掺了榆面的面条,简直就是一锅黏汤,到现在我看见黏糊糊的东西都“犯怵”!
前几天外出看了一套完整的石碾,想起了家乡的碾棚,想起了嫲嫲……有了以上文字……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图片取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