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共读有点特殊,在疫情放开的第一个星期天,学友们的学习热情依然是热情似火,主持人一开始在群里调查了一下有多少只“阳'.一百多人中90%已经阳了,大家都在跟病毒作斗争,虽然很痛苦,但这个过程却令人难忘。
学生为什么越学越难了呢?原因是学生在学校要坐五六个小时,在家庭作业的时间上也要 化费6个小时,这样的学习已经把学生弄得筋皮力尽了,他们觉得学习太苦了,都不想升入高一年级了。这段话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第52条里所提出来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我们学校也有过,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来到学校,老师巴不得把时间掰开来用,看到学生在读啊写啊,老师就高兴,如果看到学生在玩,那就气不打一处来。学生每天生活在题海战术之中,早就已经麻木了,他们身上仅有的一点灵性,都叫试题或作业磨灭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条里讲了三个问题:1.两套大纲。2.读写自动化。3.全局学习。
我们先来说说两套大纲。学生把全部的时间用到学习教材知识里去了,背诵、识记方面做得很好,只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没有时间去读一点”满足精神需要的书”。没有时间去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魁祸首是谁呢?是学校,是老师。老师的知识面不广,背景知识不丰富,在上课的时候,他只能围着教材里的那点知识转。教案怎么写就怎么教,他们跳不出教材,因为他们不敢跳出教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教材里的关键知识,多让学生拥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让他们去阅读,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这样他们在上课理解起知识来就容易得多了。
第二个是读写自动化。苏老师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握、识记住整个句子,让学生能够在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回想出整句话来,一个学生只有学会这样的阅读,他才能学会同时阅读和思考。学生要达到阅读自动化的程度,就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训练,1-2年级多读童书和儿童诗,3-4年级就要开展长文挑战了,这时的海量阅读是为了让学生达到阅读自动化的水平。到了5-6年级学生就可以阅读较深奥的文章了,能够达到理解文本框架的水平了。在写字方面也要求学生写得端正、迅速、流畅。学生写字的过程也要达到自动化,为什么一些学生学习困难,可能他写字都写不好,一个晚上的学习量别人半小时就完成了,他可能要几个小时还完不成。
第三个是全局学习。什么叫全局学习呢?第一是把知识放在结构中去学习,第二是基于解决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我们要防止死记硬背的碎片化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兴趣,看不到知识的全貌。就如农民种庄稼一样,农民为什么乐此不疲?因为整个种的过程他都经历了一遍,每一个过程都有期待、有成就感,这样的工作虽然漫长,但相当有意义。我们现在推行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一种全局学习,我们的大单元、大概念学习也是一种全局学习,先把握好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然后把相应的知识点放到每一篇课文当中去完成,逐一解决问题。
总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去入手。1.知识清单,2.概念建构。3.两套大纲。4.非智力因素。只有让学生多阅读,多实践,多参与,他们对教材里的知识才会融会贯通。把知识清单化,不要让学生重复那些机械的知识,掌握关键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不过苏老师提醒大家:即使我们的教学大纲再完美,如果没有高明的老师用敏锐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双手去实行它,那它仍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这句话点出要让孩子出彩,必须要有高明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