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好久不见。
不知道疫情期间大家在自鸡和鸡娃的路上有没有松懈呀?
今天我分享一篇读书心得吧。
最近在看安妮鲜花的那本《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发现前面对英语听力说得让人感觉还挺激动人心哈哈,看到后面是介绍如何给孩子自然拼读。(目前还没看完)
正巧那天和朋友聊起磨耳朵这事,有点感悟想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自己读过的书的反馈记录吧。
01
什么是自然拼读?
先说说自然拼读:
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这和我们理解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完全不同,在单词和字母之间多了一个“音”,正是这个多出来的音,让老外具备了见到生词会读、听到读音会拼写的能力。
微信阅读里有评论说了她的理解:
可以理解为中文的偏旁部首吗?中文的一个陌生的字,通过偏旁部首可以推断出它的大概读音。
木叶
看完这段话的解释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学习自然拼读阶段的磨耳朵,需要大量的听➕读。看到单词(印刷品),听其发音(语音、音素),深度理解字母音。从重复的字母音里找到共性,发现“什么字母发什么音。
再利用自然拼读大量阅读巩固。”
02
自拼、磨耳朵和阅读
自然拼读,包括听力,最终落实的是阅读(交流和写作也很重要,今天先不谈这个哈)。绝对不是为了背、写单词。
毕竟现在老母亲老父亲的英语启蒙大多不单单是为了应试,更多地想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给孩子引入。
学好英语阅读需要遵循的路线图:首先要有Print Concepts(对印刷品的概念),然后是Phonemic Awareness(音素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Phonics的技能,依靠Phonics技能进行大量阅读,进而扩大Vocabulary(词汇量)和提高Fluency(阅读流利性), 最后提高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能力)。
辨音能力最容易理解,没有辨音能力,听英语就是听天书,听到耳朵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一锅粥。
……
没有辨音能力的磨耳朵就是无用的磨耳朵。可是,辨音能力怎么培养?就是有理解性的磨耳朵。与理解性磨耳朵相比,大量无用的磨耳朵是收获不明显的。
可理解性的磨耳朵毕竟输入量有些少。对于前期来说。随着理解力增加,可理解性磨耳朵的音频输入量会增加。
关键在于:启蒙开始,大量磨耳朵的作用不在于别的,就是听个响、能锻炼语感吧。
03
解疑答惑
Q1:那些牛娃每天俩小时怎么磨耳朵?都是有效输入?
A:是的。完全听不懂的,也没有任何情境关联的磨耳朵,没有用。
遵循 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这也是我给孩子听音频的基本原则,完全不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儿子听到的音频,都是他能基本听懂的音频,对他有意义的音频,再加上感兴趣的题材,他就主动的持续的听下去。
Q2:不同年龄阶段怎么磨耳朵?
A:近乎零基础的小娃,从儿歌开始。
可能会有抵触,那就见缝插针的播放。比如玩的时候一播放就被要求切歌,那就切,等孩子不注意,又播放。直到孩子不那么抵触听到英语儿歌了(这个过程我家娃大概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期间还可以通过演绎儿歌来勾搭兴趣(具体我之前文章有写过0-2岁孩子如何启蒙,其实只要是学龄前零基础的娃都可以先从儿歌作为突破口)。
如果是大娃,通过各种途径先有了一定基础的(比如幼儿园教了,亲子共读过英语读物了,家人有意识在生活中加入口语交流孩子能听懂某些指令了),那就直接听他看过或正在看的读物的音频。
基础较好一些的可以裸听(没看过原文材料)。
Q:磨耳朵材料怎么选?
A:根据年龄和启蒙水平的不同,可选的有刚才提到的儿歌(零基础的大小娃)。还有比如正在刷的英语分级读物的音频、英语绘本的音频、看过的动画片的音频等(稍有有基础的大小娃)。和目前读物难度差不多的材料的音频,但是娃没看过(基础好些的娃,裸听)。
注意:裸听后的音频可以拿来相关绘本材料,做阅读。
以上就是我目前对磨耳朵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或者后台找我呀~
觉得写得还可以的,点个“在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