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我们都知道宇宙诞生是源自一次大爆炸,但是宇宙为什么会突然大爆炸了?因为一时看了一眼,今天咱们换个思路,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大爆炸理论的缺点,比方说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什么导致了宇宙大爆炸。
再比方说就是目前普遍认为宇宙起源于极热,大爆炸就是从一个小点变得像如今一样大,那么在爆炸之后的宇宙应该是中心点的温度会比较高,其他地方的温度就会相对低一些。但是如今我们并没有发现在宇宙中有一个温度很高的地方,相反整个宇宙的温度都异常的平均,温度起伏仅有 0. 002%。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那也有可能是宇宙已经完全冷却下来了,有没有这个可能?有,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现在正在太空中观测宇宙,我们往左看最远能看到 a 点,是因为比 a 点还远地方的光还没有传到我们这,嗯,对吧?对,往右看能看到 b 点也是同样的道理,而 a 点和 b 点的温度却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哪怕是光传播的速度从 a 到b,如今也只走了一半,就走到我们现在这个位置,那就更不用说两边的热辐射了,更不可能碰到一起,然后达到热平衡。除了这些以外,宇宙大爆炸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诞生了另一种说法,叫做宇宙大爆炸,不是大爆炸,是爆炸,哈哈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它爆炸爆出来的,一个是它慢慢充气一样胀出来的,和充气还不一样。宇宙大爆炸发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并且创造了宇宙大爆炸这个理论预言了一块爆炸物质,它的体积会不断的翻倍,但是在翻倍的过程中不会被稀释,也就是说它的密度不会降低,并且会永远的暴涨下去,不断的在创造出新的空间。当爆炸体积增长到三倍的时候,就会有 1/ 3 的爆炸物质发生衰变,而衰变的这团爆炸物质发生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大爆炸,大爆炸在产生了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宇宙会大爆炸,那么为什么宇宙的温度会很平均?因为在爆炸的前期,早期大家都被挤在一个很小的区域,所以有足够的时间相互作用,后来发生了爆炸,才让他们相距如此遥远。就好比说你脚上的细胞和你头顶上的细胞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 DNA 都是相同的,原因是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受惊卵的不断翻倍。
当然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了,这个爆炸物质是怎么做到翻倍自己的体积却不让密度发生变化?对,一克的物质怎么能变成两克?质量不可能凭空创造对吧?那是因为在狭义相对论中,能量和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e,等于 MC 方,能量和质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由于光速非常大,所以一点点质量就对应了相当大的能量,大概 1 千克的质量就能释放一个广导原子弹的能,所以我们就相当于人均携带几十个原子弹。哇,你是小几十个,我是大几十个,哈哈哈。所以爆炸物质是靠能量增加质量,那么能量又是从哪来的?对呀,我也想问,这个能量是他从引力场寄来的。
这个就比较复杂,我们就不说了,总之大家知道爆炸物质是个玩杠杆的资本家就对了。我们刚刚说了,爆炸物质的 1/ 3 会衰变成宇宙大爆炸,那剩下的 2/ 3 他们会各自继续暴涨三倍,然后各自再有 1/ 3 衰变,形成各自的宇宙大爆炸。这些宇宙或许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平行宇宙,或者说多元宇宙。
根据报账理论也回答了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想的问题,宇宙是不是无限?如果报账理论正确的话,我们就可算是找到了一个确定且真实存在的无限的东西。咱们之前讲世界是虚拟的时候,收到了两面镜子对着方,我们就能看到无限镜像现象,这种现象被赋予了很多非常神秘的色彩。比方说有人认为这是通往异次元的空间之门,或者说平行宇宙的通道。如果这个世界是虚拟的,那么两面镜子对着放的时候,镜子中的景象会被无限复制,瞬间就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那么我们这个虚拟的世界系统就会因为内存过载而爆掉。那么虚拟的世界系统为什么没有因此崩溃?之前我们说到一个猜测,就是说也许光的速度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系统处理速度,光的传播速度限制了镜面里信息的产出速度,因此我们的世界不会因为无限镜像现象而发生。内存过载视频发出后,有个朋友发私信跟我说了另一种可能,就是说我们认为镜面是平面,但事实上这些镜面并不是一个绝对平面,就说你放大了之后,它并不是那么的光滑,因此光线在不断反射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光线跑导出这个反射区域,因此导致镜子其实并没有无限个景象。
总之这个卡 bug 的方法是失败的。那么根据宇宙爆炸理论,能不能找到其他卡 bug 的方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我感觉这个朋友好厉害,无中生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