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不需要大肆铺陈渲染,那些朴实的文字,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泪点。这些文章很多,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就是这样。

朴实,简练!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全篇1500余字,没有什么铺陈,就像一张黑白照片,但却是那样的动人心弦,让人泪光潸然。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经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开门见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睛,是什么样的背影让他最不能忘记?让人欲罢不能,怎么也得读下去解开这个谜团。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个祸不单行的日子。”这句话转折自然,呈上启下。朱老先生写得很轻松自然,行云流水般。
家中亲人去世,作者回来奔丧后,父亲要去南京找工作,自己也要回北平念书,临别之时父亲买橘子送自己上车,看似很普通的小事情,在作者的笔下却写出了不可逾越的高度,触动了许多人的泪点。
尤其是父亲买橘子的那个情景,他写道:“父亲是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麻褂,深青色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有穿过铁道,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只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为的样子,这事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留下来了 。”
为了孩子去买橘子,尽管自己体胖上了年纪仍然要费劲的翻爬月台,父爱霎那间如山一样巍峨起来!也让读者的心受到强烈约冲击,极有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为自己做的一件暖心小事。
大家就是大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写出来却情感真挚,让人感慨万千。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写得虚头巴脑,没有在章中融入真情实感,显得干巴造作,没有血肉。读者看来犹如咽下一个苍蝇,唯有干呕的份儿!
朋友们,写文章是一个苦燥的细致活儿!遣词造句,需要像打磨宝石一样,精雕细刻;需要像刻章一样,耐心琢磨;文章的段落结构紧凑而优美,标点符号运用的恰当到位;文章的修辞手法娴熟而精到,这些都决非一日之功。
什么时候能写出朱老先生这样的文章呢?那需要岁月的累积和笔耕不辍的锻炼,而我和你一样,都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