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一定要注意的事项:
一、维持体温稳定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检测,使其皮肤温度维持在36.5℃左右,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暖箱保暖,体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者,应给予带帽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没有条件者,因地制宜,采用取暖器、暖风机加强保暖,尽量缩短操作时间。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60%~70%。
二、促进舒适
护理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环境,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监护仪设定于最小音量,及时处理监护仪报警,避免敲击暖箱,不宜在工作时间接听电话等。光线的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应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幽暗环境以减少睡眠剥夺,早产儿室应避免阳光直射,可在暖箱上使用遮光罩。为了促进早产儿的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发育,在安置早产儿体位时,可做一个“鸟巢”,使其四肢能触及衣物或毛巾,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婴儿摇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于头手互动。
三、合理喂养
合理的营养供给是保证早产儿存活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有效的静脉营养很重要,尤其是在胃肠营养不足时(多为生后2周内)。但由于多种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疾病、代谢紊乱性疾病、感染等,长期胃肠外全营养不能作为理想的营养供给途径。
四、乳品的选择
在乳类的选择上,母乳对早产儿无论在免疫、营养和生理方面都更为有利,已知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 (VLBW),喂以未强化的母乳,生长速率缓慢,低钠血症及代谢性骨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人乳喂养的VLBW儿,低钠血症及代谢性骨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人乳喂养的VLBW儿,还需要额外补充母乳强化剂(每100mL可提高热量41.84~58.58kJ(10~14kcal),蛋白质0.7g,糖类2~2.7g和钙、磷的摄入)。对无法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选用早产儿配方乳,是根据妊娠34周以下早产儿的生理特点设计的。
其特点为:
(1)糖类为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的混合物,乳糖含量比足月儿配方乳低。
(2)蛋白质水平比足月儿配方乳高,当摄入达150mL/(kgd)时,可摄入蛋白质3.6g/(kgd)。
五、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出现发组时应在检查原因的同时给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8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一日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六、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
七、液体管理
若早产儿摄入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要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在输液过程中,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止巡回记录,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及液体渗漏的发生。
八、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制度,与足月儿分室而居。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必须保持健康状态,如出现感染性疾病,即应暂时隔离,不能接触早产儿。
九、一般日常护理
早产儿室要经常通风,并湿式扫地,早产儿所有用具要专用,衣被、尿布要选择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布。由于早产儿口腔黏膜娇嫩,易受损伤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眼部出现分泌物时,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药水外用。
十、健康宜教
(1)早产儿往往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这使父母无法确切了解孩子的生活,因此应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父母可以进入早产儿室,探视和参与照顾患儿的活动,如抱抚、亲自喂奶等。了解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何时预防接种、何时门诊随访等。
(2)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能保证热量的需要: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天增加10~30g,并达到2000g以上;无并发症;无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等疾病症状才能出院。
(3)刚刚出院的早产儿相对足月来说生活能力低下,家庭护理仍然重要。
其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舒适的卧位:利用柔软的床单或毛巾制成鸟巢式温床,使其脚、手能触及床单和毛巾的边缘,患儿感觉如同在妈妈的子宫内既安全又舒适。
2)减少光线的刺激:光线的刺激可影响早产儿脑部的发育,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生长发育缓慢,卧室内光线应柔和,选用深颜色的窗帘,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减少噪声的刺激:噪声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因此家庭成员要极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对宝宝进行喂奶、换尿布、擦澡时动作应轻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