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放映机
反战?女权?苏联消失的浪漫现实主义到底在讲什么?

反战?女权?苏联消失的浪漫现实主义到底在讲什么?

作者: 倩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0:36 被阅读0次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二战苏军第一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墓志铭

    苏联女学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击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射击天赋,1941年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军。帕夫利琴科成长为全苏联最出色的狙击手,同时她被德军视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胁。

    这是一部很美的文艺+反战题材的影片,它不是纯武戏,而是像《这里黎明静悄悄》,真实还原痛苦女英雄的内心世界。

    前苏联的电影总带有一些浪漫现实主义,像一瓶老酒,醇香而后劲儿十足。这部电影域外名字叫做《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国内叫《女狙击手》。

    笔者觉得国内的译名更为贴近影片内容,影片并没有着重介绍这场战役,而是采用倒叙中插叙柳德米拉战争中三段凄美爱情的方式,通过浪漫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一个女狙击手的成长经历来控诉惨无人道的战争。

    电影里,柳德米拉经历了三个男人的爱情,虽与历史有所出入,但经历到最后,英雄总是孤独。

    image

    影片从1957年开始,罗斯福夫人抵达苏联,赫鲁晓夫正准备庄重的接待她,罗斯福夫人却决定先去一个地方。路上,罗斯福夫人向身边人讲起了她第一次见到柳德米拉时的场景……

    时间回到1942年,那时战争还未结束,国际大学生反法西斯大会在美国召开,苏联代表看似来做客,其实是来寻求更多武力支持。

    会上,当罗斯福夫人询问英雄们杀敌数目的时候,柳德米拉身上背负的数字,令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惊。

    image

    于是,柳德米拉被罗斯福夫人邀请至白宫居住,与总统夫人的相处中,柳德米拉想要重回女娇娃的时候,一切早已身不由己。

    她被一同前来的代理人制止了,来白宫的目的本就是寻求更多武力支持,一件高级的丝织粉色礼服,根本毫无说服力。

    image

    她也是女人啊!一样爱美,一样渴望爱情啊!那时她还不明白,战争一天不结束,她身上的责任就不允许她展示女性的那一面。

    同样,1941年初上战场的她,爱上了自己的指挥官,她不懂,为什么同样爱她的长官迟迟不愿接受她的爱。

    一场战役中,柳德米拉被活埋,送至后方医院救治修养,当她等来心上人阵亡消息的时候,在绝望,颤抖中接过莫辛纳甘的时候,终于明白为什么长官拒她于千里之外。

    image

    已经失去过爱人的长官清楚地知道,战争不允许情感存在,它将一次次毁灭你,把你丢进无尽的深渊。

    重回战场的柳德米拉,迎来了新的指挥官,被战争摧残的爱情,又在战争中萌发,与新任指挥官朝夕相处中,她又重新有了爱的信念。

    故事很中规中矩,甚至有些狗血,但正是这样,在毁灭中重生,才让人感觉到真实。

    如果第一段爱情是懵懂、打击,第二段爱情,柳德米拉更能体会到残酷战争中的片刻宁静与美好。她与心爱的人一起「狩猎」,一起成长,在乱世中享受着畸形的爱情,却也是正常的爱情,此时的她,被守护着。

    image

    但是,没有战争毁灭不了的。第二个心爱的人为保护她而牺牲,柳德米拉再次被送到后方疗伤修养,并因此患上了PTSD。为她诊治的,是影片中第一个爱上她的男人,也是第三个为她牺牲的男人。

    image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刚受伤刚失去爱人的柳德米拉,被拉下床作为女英雄拍宣传照,根本不是对人物的赞歌,更像是对虚伪政治的控诉。

    image

    承接大学生反法西斯大会的场景,柳德米拉再次失去了自由,爱一个人的自由,做女人的自由。因为是英雄,即使再落魄痛苦,战争中她也必须将英雄扮演到底。

    在美国老太太眼里她是可爱的小姑娘,在军队长官眼里她是战争机器,柳德米拉选择的这条路,为之牺牲得太多了。在军队里,女性物品被当作累赘,备受男兵的嘲笑,女人不是女人,是战争的工具。

    女主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对女狙击英雄的演绎精准,看似表面冷酷泼辣,内心却激情澎湃,然而当第三个她爱的人被带走时,惶恐又绝望的哭泣,赢得无数看客的眼泪。

    image

    值得笔者再花些笔墨描述的,是影片中柳德米拉的朋友玛莎,一向乐观又渴望爱情的她,经历相比女主要简单的多,从影片开始就看中了一个飞行员,从沙滩海边的初见,到最后一起上战场,一个卫生员,一个飞行员,到最后结婚,玛莎的乐观似乎并不会被战争影响。

    image

    当你真的觉得玛莎会如此一直幸运又乐观下去, 编剧就在玛莎的婚礼上第二次打碎你这种梦,一个没有新郎的婚礼(新郎战死了),同样打碎了玛莎的欢笑。

    image

    笔者认为,经历过绝望深渊之后的阳光乐观,更能诛心。玛莎承受的,并不比女主的遭遇让人轻松。

    第一次梦被打碎,是柳德米拉跟第二个心爱之人一起狙击德军,在苏联的冬天里欢爱。一次次爆炸在耳边的声音,一次次的提醒你,战争中,没有人拥有爱情。

    苏联的冬天在一定程度上救了俄国,而有趣的事,这让我不禁想起海涅的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这首政治讽刺诗歌,用在这部俄国人的电影里,也无违和感。

    她歌唱着爱,和爱中的恨,

    歌唱着牺牲,

    歌唱着那天上的、更好的世界里的重逢,

    说那儿没有愁恨。

    说到冬天,影片中有一段配乐,用的非常之妙,柳德米拉跟新任长官在野外狙击,埋伏在冬天的苏联战场上,那段配乐,真真儿的让人有那么一瞬间,恍惚觉得,就这样,多美好啊!

    image

    然而,那片土地的冬天埋葬了无数德国军人的生命,也埋葬了太多无数个柳德米拉的爱情,和自由。

    影片的色彩运用的也非常的妙,和平与战争,彩色与黑白,形成鲜明对比。爱情越是难得、美好,现实就越是残酷。

    image

    苏联取得的胜利跟广大女性密不可分,她们在战争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相应的,也当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部影片选择从一个历史女英雄的角度,三次摧残一个女人的爱情,去讲述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笔者从中看出的,不光是透露反战情绪,更像是在说,我们不需要女权主义。

    女性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力气没有男人大, 好,重物就给男人拎,女性心思缜密,OK,细活儿交给我,我们之间互补不足,我可以做好的事情我自己可以做,你来帮忙可能会更好。

    「各位,我今年25岁,至今我杀了309个法西斯侵略者,你们是否觉得,你们已经躲在我身后很久了呢。」

    image

    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而这部影片,给我们看到了人心。

    影片容易被忽视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女主的父亲,一个是第一个爱上女主的医生。即使在这两条隐线上,浪漫现实主义也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女主决定去训练营时,父亲一再问她不想说些什么吗?母亲也在旁边劝告女儿,他完全可以不去的。女主坚定的离开后,面对母亲的抱怨,父亲说

    「我的半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在战争中,最受苦的总是女人」

    没有不爱女儿的父亲,但这是战争啊,父亲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让女儿活过这场战争。

    其实一开始,我是讨厌医生的,没有女主的一腔报国心,有点懦弱,还有点秃顶,记得他那句台词吗?

    「早在她是军人之前我就爱上她了」

    从在他们家的谈话,一起去看歌剧,到三番五次为柳德米拉医治,医生就处于劣势,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一直苦苦追求,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但最后医生把自己生的权利给了柳德米拉,他用自己的通行证救了柳德米拉,那个曾经被柳德米拉嘲讽的男人倒在了柳德米拉的战场上。

    image

    直到潜艇下水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爱上了就是爱上了。这,就是苏联的浪漫现实主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战?女权?苏联消失的浪漫现实主义到底在讲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h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