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80484/353dd242bb97357a.jpg)
为什么大团圆式结局的家庭剧越来越招人反感,所有以温馨大团圆结束的家庭剧,不论前期在家庭外部设置多少矛盾,转接到内部父与子,母与女,以及同辈的夫妻与兄弟姊妹之间,矛盾并不会消除,而是以亲情面纱对遮掩而假装消失。我们说矛盾的消失大多数时候必然是以一方的退让与利益受损为代价,但家庭剧,尤其中国式亲情大盛的观念下,谁的退让都不够圆满,于是便有了“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亲情可以治愈一切”这样的公式。实际上,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悲剧,譬如在婚姻必备的父辈眼中,他永远不能理解下一代人关于单身自由的追求,这是时间代沟引发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父辈以年龄上的优势触发了思维定势,同时占据道德制高点,这时候,看上去往往只能是子辈的妥协,但这样的妥协其实是下一轮家庭悲剧的开启,但在国产家庭剧里,这个结局统一划定为其乐融融天伦共享的大团圆。很多时候,背刺人最深的利器并不来自于外部,而是最亲近的人,所以,亲情这个概念,很多时候正如毒品,他总是在透支一个人无限的生命力来呈现短暂的欢愉,家庭剧的大团圆,是除夕夜的无限复制循环,中国人的除夕就剩下单薄的形式了, 因为大部分家庭里所谓父母长辈思念儿女后辈,他们思念的往往是自己希望的后辈,在团聚之后,现实的后辈会在短时间内曝露出与父辈期望中那个状态的差距,所以有了一句古话叫做“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同样的,年轻人偶尔想念故乡以及故乡的长辈亲人,多数时候也仅仅是自己记忆中的想象中的那些温情时刻,等他们回到那个地方,就是矛盾爆发的时刻 ,只不过导演们守着规矩,依旧要用合家欢来掩盖不曾消除的争端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