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4个部分:
一、美国精英教育系统本身
二、如何摆脱系统
三、人文教育
四、社会问题
第一部分 优秀的绵羊
《有目的的工作》
他们为自己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声誉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 安全感——利益
第二章 哈耶普的上位史
《新当权者》
区域——整体 地方性精英意识到要成为全国性精英
盎格鲁- 撒 克 逊 裔 美国人。
精英学校为富裕家庭年轻绅士提供平台,方便他们搭建人脉
同时,大学为了弱化书呆子星秀,鼓励课外活动
《被选 中的: 哈佛、 耶鲁 和 普林斯顿 的 入学 标准 秘史》
希腊语和拉丁语——取消古典语言——犹太人——新的入学要求:推荐信、校友面试、运动员、领导特质、校友子女加分、强调家庭背景、减弱学术能力、气质照片、——SAT——
第三章 天才背后魔鬼式训练
《虎妈战歌》《天才儿童的悲剧》
第四章 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美国高等教育源自英式高等教育和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德式高等教育
英式高等教育依托文学名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博雅教育
德187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德式 注重自然和社会科学 ——1890芝加哥大学 1891斯坦福大学
第二部分 自我
大学的承担的责任首先是交给学生如何思考
大学所提供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是朝夕相处的同学
建立自我
两个 极具智慧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1) 什么是优质的生活?( 2) 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第六章 创建自己的生活
方向
精神想象力
米德尔马契
自我任性??
选择 做 一些 自发 纯粹 的 事情, 就 如同 你 小时候 那样; 选择 做 一些 即使 没有 外在 奖励 你也 会 选择 做 的 事情; 选择 做 一些 你 可以 废寝忘食 地 专注 去做 的 事情; 做 你最 喜欢 做 的 事, 不是 你 认为 自己 喜欢 或者 应该 喜欢 的, 而是 你的 真爱。
在满足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恐惧失败
凯瑟琳 舒尔茨 《犯错》
第七章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黑暗之心》
科技主义之上的思路正在统领着现代高等教育,其所缺失的正式整体大局观的教育,缺失的是对社会最根本存在的审视
《做一个聪明人是道德和责任》
质疑的能力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我们所学的10年内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
第八章 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
博雅教育——人文,广度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
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证据、分析现有权威观点、遇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言辞地表达结论
博雅教育:培养超越空间和时间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限制的能力
科学性只是表达的是内心之外的世界,有助于我们客观观察事物
人文只是表达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体会
书籍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生命
第九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
第十章 隐藏的常春藤
州立大学
公立大学
博雅教育 文理学院
第四部分 社会
第十一章 看不见的特权堡垒
如今培养一个角逐常春藤盟校的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 入学的代价: 美国统治阶级是如何花钱进入精英学校的》
《创造一个阶层》
第十二章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贵族 19世纪80年代——1929
精英阶层 20世纪60年代——2008
改变录取标准?
让没有上常春藤盟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一流的教育
州立大学
《无名的裘德》
感想:这是一本发人思考的书。它让我反思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反思为何我会形成现有的价值观以及为何我总充满恐惧,害怕犯错。之前我总以为,阶层分化和教育的不公平性,主要来源于资源的有限性,是社会稳定后必然发生的事情。甚至对此已经麻木。看这本书时,让我对大学教育又进行了重新思考。可惜书的后半段,还是没有很好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精英阶层,势必会捍卫他们的所得利益并希望将特权传递给他们的孩子。中国相较国外的精英私立学校,高考制度其实是更相对公平的,可惜也有它的弊端。未来中国的大学录取政策应该是会越来越接近国外的常青藤,那对于中产阶级的我们,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让他们成为绵羊。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实现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