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前期(出生~1.5半)
任何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都脱离不了养护者,通常是妈妈。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生存需求,也就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这时对世界产生的就是信任,如果得不到基本满足,对世界产生的就是不信任。我们家长从百分之百的关注,到渐渐远离,渐行渐远,这种让孩子从原生家庭分化,到建立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再进行繁衍的这么一个过程。说白了,孩子就是我们原生家庭当中的一个“过客”。有没有父母把我们的孩子当成附属品养的?有啊,那迟早是会养坏的,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必养坏。为什么呢?如果有一个养不坏的,那么就不叫规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家庭一定把孩子当成一个“过客”。
孩子刚出生时,离不开妈妈。妈妈会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我们中国的习俗做月子,这期间妈妈与孩子几乎是24小时一起在床上度过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出了月子,再到后来妈妈休完产假上班,定时回家给孩子哺乳。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关注的时间逐渐减少,正因为这种客观现实不能对孩子百分百满足。满足是相对的,不满足,是绝对的,这时候孩子的需求,比如说:饥饿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拥抱的需求,心理的需求,对妈妈轻声慢语,柔和笑脸的需求,还有他的不适,需要家长感受到。比如说她躺的不舒服了,需要被抱起来摇晃摇晃。如果孩子有十个这样的需求,我们家长需要满足六个就足够了,这时孩子对世界就会产生信任感,也就是说剩下的那四个可以不满足。如果在这些情况下,妈妈没有做好这些工作,反过来,十个里面有六个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对世界产生不信任感。那孩子从出生到一岁半,妈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是通过妈妈来感知这个世界的。
正因为满足大于不满足,所以当孩子不满足时,她就有一种正向的东西~希望。我可以等等,再等等,说不定妈妈就回来了,说不定妈妈就回来抱抱他。因为以前就是这么等来的,虽然有时延迟,可还是等来了。我们小时候这种满足越多,将来我们坚守希望的毅力就越强,大家会发现我们后来所谓的意志力发展也始于这个阶段。
同样安全感也是这么形成的。有的人长大了,对世界莫名其妙的产生不安全感,也说不出什么准确的理由和对象来,但总是觉得不安全,就怕万一,那也是小时候的不安全感成年以后的反复呈现,所以小时候妈妈的作用真的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挫败的太多,长大了以后就是没有希望,就是绝望失望,做什么事没有信心,一碰就容易放弃,因为他觉得努力也没有用。比如:有的孩子刚开始哭,哭了一阵,妈妈也没有来,他就开始自己啃手指头,啃脚趾头,再啃一会被角,如果最后把妈妈盼来了,给他吃奶了,他就会觉得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坚守了他的希望。
三、游戏期:(3-6岁)
3-6岁既有了独立意识,四肢也比较灵便了,可以独立地离开父母,自主性地做一些小游戏了,比如捡个小石头,抠个小草,捡个树枝。父母出去的时候找个安全的环境,孩子们就可以自己东挪挪西逛逛了,捡个树叶,放到妈妈手里,妈妈会夸她:宝宝捡的叶子真漂亮。
幼儿园小班到大班,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记住了,不是孩子学习的阶段,是游戏阶段,孩子游戏的宽广度,自主性,会为他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过早的让他学习,孩子未来的发展潜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人格基础极不稳定。
这个时候家长要带孩子拼命的出去玩儿,做游戏,多见世面,天南海北的去玩儿,是不是有的家长说,白花钱啊,孩子根本记不住,到了海南岛了,他也不知道,过后早就忘了,但是老圈在家里的孩子跟天南海北去创的孩子眼神都是不一样的。
这时带着孩子充分体验各种游戏,在每个游戏当中让孩子呈现自己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玩儿,自主性强的孩子他完成分离是非常快的,比如:妈妈要去买菜了,宝宝在家搭积木玩儿,这时候他自己已经想好搭几层了。自主性差的,是离不开妈妈的,他会抱着腿一个劲儿的哭不让妈妈走,就是没办法完成分离。
有很多老年人到七八十岁了,还这样做,爹妈在的时候是缠爹妈,爹妈不在的时候缠子女,一辈子没长大,还有中间一段儿时间,缠谁呢?缠配偶啊!
在这阶段主导性出来了,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这时就是玩游戏啊,看绘本啊,搭积木啊,因为这些是主导的,以她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但他自己做得不好时,他本能反应是不会怨别人的,怨自己啊,也就是意愿是谁的,谁承担责任。
有好多家长说我孩子小的时候为他操碎了心,现在看着我跟仇人似的,对我怨这怨那,愤怒的不行,原因知道了吗?谁出主意,谁负责。人家那些家长打小儿就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孩子自己干砸了,能怨家长吗?不怨啊,怨自己,他有内疚自责,而且这种孩子很容易出现良知。这个良知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外在的是理,是必须的,良知是一种感受,良知没有什么纠结,我觉得做这事儿没纠结就去做,理的缺陷是边干边纠结。
比如有的妈妈边做边发牢骚,说:自从进了你们王家这个家们儿,我这辈子算毁了,那么人家就说了,“你出去玩儿啊,国内国外随便玩”,估计没等走出去就开始闹腾了,说“你看我这一走,全家老的小的可怎么办啊,怎么吃饭啊”,这就叫“理”,叫“纠结”。
如果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性,就能者敢当了,就愿意负责了,如果孩子主观意识得到家长足够的尊重,这时候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和勇气,勇气是接上面意志力下来的,目标容易明确,因为他自己的,有的家长容易插手,一插手孩子受影响了,责任也就转移了自己的目标也就混乱了。
只要心智正常的人皆有天赋,包括一部分智商在70左右的,为什么大部分人沦为众生,就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天赋被父母扼杀了,只有少数成熟的,智慧的父母,智慧毕竟是少数,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代际相传。这就是3-6岁游戏期,一定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他的主导性发展,为以后的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独立思考,独立决断打下基础,这就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四个标志。
四、学习期:(6-12岁)
在原始社会,我们开始学习生存,比如说放羊放牛打猎,六岁以前的小孩儿就会在部落里跟着父母嬉戏玩耍,六岁以后,男孩儿跟随父亲出去打猎,女孩儿跟随妈妈做点儿手工之类的,这个阶段就进入学习期了。正常是女孩儿跟女性学,男孩儿跟男性学,这是一个自然状态,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在学习中完成性别认同,这是对外。
对内,人的大脑发育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所有我们学习的积累都基于逻辑思维,阿斯伯格关于孤独症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孤独症跟正常孩子是区别出不出来的,甚至有的代长到一年级,因为一年级的语文数学通过机械记忆都能完成,二年级就呈现出来了,缺的是逻辑思维推导。
现在孩子发育早了,有三四岁就看出逻辑思维来了,比如:有的孩子拿东西,够不着,他知道踩着椅子,或者借助外在的一些工具来获取,这就是逻辑。逻辑在前,行为在后。所以在这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顺接游戏期,让孩子们找到学习期间,他喜欢的知识,当然必须受到同性的成人的影响,也就是一个人所有的兴趣,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如果孩子在这期间承载游戏期的感受体验,实际人的一生是整体的体验,一个过程,而不是思维的结果。有了整体的体验,在学习内容当中找到当年游戏的主导部分。 所以活出自己的人,整个一生是玩一辈子的,这种勤奋就出来了。因为这是他愿意干的事情,喜欢干的事情,这个勤奋叫他人体验,我们专业叫做“客体体验”,而不是“自体体验”,也就是说这个人很喜欢这个东西,一个劲儿的在那里做,他自己觉得累不累啊?完全不觉得累。别人看到他艰苦啦,努力了,别人的体验会说:哎呀,这个人真厉害,真敬业,真能吃苦耐劳,日以继夜的,不吃不喝的。
有的家长这时就说了:你看,你怎么就不能向别人学习学习啊,这是本质的东西,没得学,别说了,这种话以后就停啦,打住,没用,纯粹胡扯,大家知道勤奋的源泉了吧?如果这么喜欢的东西没达成个人目标的时候,这目标不是外在的,是内在的,当他不能完成他会产生自卑,这自卑是源于内在的,要不然就不叫自卑了,就是她卑了,他贬了,而不是自贬了,他觉着我怎么就不如别人呢?这会大大激发个体更多的勤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