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误判心理学与宗教

人类误判心理学与宗教

作者: sohofans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3:16 被阅读48次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对“宗教如何利用心理学来控制人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分析挺有意思,我们如果学习了解一下这些相关的心理学模型,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相似情景就能够保护自己不做错误判断,避免受到伤害。

    那么,宗教人士经常喜欢用哪些心理学模型来控制人心呢?查理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不一致倾向

    人们会倾向于保持自己的行动与原来的想法相一致。大脑保持行动与想法一致性的倾向甚至有这样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某个人不停地按特定方式行动,它就会按特定方式去想。

    宗教如何利用这个避免不一致倾向呢?首先,是庄严的宣誓或者入会仪式,通常情况下,这种仪式还会伴随着某种形式的付出。为了获得这种新身份,人们常常需要做出重大牺牲。正是这种重大牺牲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人类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会给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寻找理由。潜意识中会这么想:自己已经宣誓了—>以后要言行一致—>需要付出忠诚;为了入会已经付出代价了—>这么做是有意义的—>按照新身份行事。第二,是各种宗教活动。唱赞歌,做礼拜,等等活动,身体习惯了,思想慢慢的也就会跟着改变。

    第二,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一个人如果赚了1000块钱会获得一些快乐,如果丢了1000块钱会得到更多的痛苦。同样是1000块钱,失去造成的痛苦比得到带来的快乐要多得多。人类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往往会反应过度。

    在宗教中,这往往体现在对”异教徒“的敌意之中。中世纪不少科学家因为质疑宗教的某些观点被活活烧死,就是因为宗教的既得利益者担心质疑者的声音扩散后会削弱他们的影响力。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也会促使他们去运用讨厌/憎恨倾向来控制人心。

    第三,讨厌/憎恨倾向

    讨厌/憎恨倾向发展到极端,会造成如下现象:我如果讨厌你,就会忽略你全部的优点;讨厌与你有关联的人,物品和行动;甚至扭曲事实。

    在极端情况下,某些宗教会刻意营造出对非教徒的憎恨氛围,激活教徒的讨厌/憎恨倾向。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四,社会认同倾向

    人类在困惑的情况下,会自动依照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认同倾向。

    我的家乡当年很多人本来没什么宗教信仰,后来发现身边很多人信仰了耶稣,也就这么跟着进了教堂的。

    第五,压力影响倾向

    突然的压力会导致人体内部的肾上腺激增,推动更快,更极端的反应。压力会加大社会认同倾向的作用。

    在查理芒格的研究中,他发现,曾经有的宗教就是用响尾蛇来威胁,迫使人们加入的。我以前看过一些历史小说,里面也有一些传教片段,信教可活,不信教砍了你。当然,小说不是历史,但是那情节我估计不是空穴来风的。

    以上五点是查理芒格的演讲中所提到的经常被宗教用来控制人心的手段。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不缺乏这种情景,很多的老年诈骗案都是这么操纵的,一些被曝光的传销组织也有类似的手段,甚至是一些亲少年暴力团伙也有这种影子,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

    另外,我还想提提在《富兰克林自传》里面发现的一个小故事。

    第六,回馈倾向

    回馈倾向很容易理解,中国话里面“还人情,以牙还牙”都是这个范畴。大概的意思就是别人对你怎么样,你也对他人怎么样。一般情况下,我们请人帮忙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人情债也是代价的一种。

    但是宗教人士请人帮忙的时候会这么说:“看在上帝的份上,请你xxxxx"。这个时候,人情是记到天上去了的,可以不用自己还。当那个传教士向富兰克林请求帮助的时候,富兰克林的回答就很有智慧了:“我不是看在上帝的份上帮你的,我是看在你的份上。” 言下之意,这份人情你以后有机会还是得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误判心理学与宗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m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