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读包法利夫人很久,写了很久的书评也揉的皱巴巴的放在一边不知道多久,在一个无能为力又焦躁的失眠夜里伴随着楼下宿醉男人的呕吐声清醒,也是个可怜人。
她最后还是离他们而去了,她不在乎,最后的那一刻记忆带她回到了童年的农场,她还是那个心高气傲的农场主女儿,在午夜空梦中惊醒才发现曾经满心欢喜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包法利夫人》读毕,带给我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怜惜。
这个本该将生活过成诗般的女人最后的最后也没有去往自己梦想的巴黎。而那句“我想死,我也想去巴黎”倒实现了小半。
“一块皎白的丝帕怕一旦沾上了一个污点,那就和一块抹布没有区别了”
曾经的爱玛浑身泛着冷光熠熠生辉在人生的起点,富足的农场生活与修道院的诗书气息在她心头洒下来种子,直到查理带着城市的气息折下了那朵含苞的花儿。从此上流社会的土壤散发出的芳香不断的吸引着这只山野中的玫瑰走向温室,情人、声誉、交际都是世间的毒,她害了病,并一去不复返了。
来自上流社会的典故与片尾的结束,白尔特给我留下了更生刻的遐想。优渥的出身,不俗的姿色,最后却以失去双亲和自由沦为童工的下场结束了全文。也曾想到,她被父亲搂在怀里看窗外的街景,被母亲衣着丝裙的双手牵过春秋冬夏,也曾拥有过漂亮的玩具发卡、层层叠叠的蕾丝裙、悉心照料的奶妈……却在懵懂的年纪被送进冰冷的工厂,她失去了一切。
通篇结感,只能说“这就是所谓的命吧”,不同的人在乎在冥冥之中有着注定的结局与历程,作为旁观者自清的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
行走的人啊,好生看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