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

作者: 奇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2:15 被阅读0次

出乎意料的原因,作者带了《九三年》去了巴黎。虽然革命的年代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还是从作者的文字里感受到读书的渴望。作者看着书的出版时间和印刷时间,脑海里都能想象出一个背景故事,可见当年读书的不易。两批学生的混杂,电话亭边的牵挂,打听书的鬼鬼祟祟,买书的痛苦挣扎,都是我从未听过的故事,让我觉得无比新鲜。

作者非常热爱传统文化,又深受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在他心中,巴黎分为巴尔扎克的巴黎,雨果的巴黎和奥斯曼的巴黎。巴尔扎克属于老巴黎,狭窄的街道,慢悠悠的马车。雨果见证了新旧巴黎的交替,内心呼喊着保留传统,保留古建筑。奥斯曼大刀阔斧进行城市改建,“在一个艺术精品外面套上了现代箩筐”。作者虽对巴尔扎克的巴黎多有向往,但却能心平气和地评论奥斯曼的巴黎。他认为改革虽破坏了古建筑,但是也有保留完好的部分,而且风格延续了老巴黎的特色,具有“皇家派头”。同时,奥斯曼规划的下水系统,使巴黎长期受益,甚至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

    出乎意料的原因,作者带了《九三年》去了巴黎。虽然革命的年代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还是从作者的文字里感受到读书的渴望。作...

  • 《带一本书去巴黎》(1)

    看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次,来听听他们讲讲巴黎。 林达去巴黎,带了一本书,雨果的《九三年》。去旅行,却带...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应该是2016年双十二的时候吧,买来了一堆书,现已想不起当时把它加入购物车的原因究竟是何或只是因为羡慕巴黎的浪漫,...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如果你对严肃沉重的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那么我推荐你看林达的书。 初次打开这本书,我是带着多少...

  • 「PAGE A DAY」朱子琪42/100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阅读时间:2016.3.12 阅读进度:Chapiter 1 带一本书去巴黎 阅读书摘: 对书的饥渴主要是老学生们...

  •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6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住过各种监狱,然而最奇怪的是他在巴士底狱里的种种优渥待遇,还有王室为了保护他而特地把他...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

    攻占巴士底狱,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然而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的是,比起争取民主的运动,这更像是一场无知的暴动。作者说...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5

    昨天读了三章,今天就偷懒,只读一章好了。不过看了内容之后,我却后悔没有把两章讲凡尔赛宫的放到一起去读,一起去体味这...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8

    作者写文章非常有艺术,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是跌宕起伏,刚好在最关键的时候,这一集结束了的感觉,而且前后呼应,从前一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p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