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1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1

作者: 奇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05:27 被阅读0次

先贤祠里的先贤迁入和迁出,也表现着法国人对历史的反思,谁能成为先贤,革命三巨头之一的满拉,经历了光荣的迁入和悄悄的一出,另外两巨头也在断头台上结束了生命。可以体现出法国人已经意识到,当初的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如今留下来,象征法国大革命的英雄,只剩与伏尔泰和卢梭。作者写到午夜时分,伏尔泰和卢梭会不会敲开关门,进行一场辩论,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个评分很高的电影,叫情迷午夜巴黎,那个穷小伙子与巴黎的一系列名人名家艺术家相遇了,后来找回了自己的梦想。作者说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历史上一次一次重复过这样的悲剧,也就是底层人民本来是生活很悲惨,最值得同情的一个阶级,但是由于他们的文明程度不高,缺乏理性,在瞬间得到自由的时候,就变得很残暴,发生了很多可怕的事情,导致了非常多的破坏。作者认为,伏尔泰和卢梭之所以能成为大革命中的先贤,只是因为他们逝逢其时,如果再多活几年,有可能也会被作为反对派被杀害或者登上逃亡之路。

拿破仑和凯旋门也是颇具讽刺,拿破仑战胜沙皇俄国的时候,打算建造凯旋门,结果等凯旋门完工的时候,拿破仑早已被流放,并且去世,整整15年了。雅各宾派人忽视程序正义导致最后罗伯斯庇尔自己也被送上断头台,以恐怖结束了恐怖。乱世出英雄,拿破仑就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推出来,结束了法国大革命,十年以来的内部自相残杀。拿破仑竟然是遵从全民公投的结果,当上了皇帝。法国大革命由于没有制度保障,一片混乱,所以后来又迎来了君主专制的复辟。曾经的拿破仑经历过凯旋门的盛大葬礼,后来于国也有如此待遇,但作者认为,拯救法国,拯救巴黎的不是拿破仑,而是雨果。雨果相当于是民族之魂。我觉得如果和中国的鲁迅有点像呼喊着救救孩子,呼喊着醒醒吧,中国人。

相关文章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1

    先贤祠里的先贤迁入和迁出,也表现着法国人对历史的反思,谁能成为先贤,革命三巨头之一的满拉,经历了光荣的迁入和悄悄的...

  • 《带一本书去巴黎》(11)

    今天接着将先贤祠,讲到了长眠在这里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理论得到了狂热的追捧...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应该是2016年双十二的时候吧,买来了一堆书,现已想不起当时把它加入购物车的原因究竟是何或只是因为羡慕巴黎的浪漫,...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如果你对严肃沉重的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那么我推荐你看林达的书。 初次打开这本书,我是带着多少...

  • 《带一本书去巴黎》(1)

    看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次,来听听他们讲讲巴黎。 林达去巴黎,带了一本书,雨果的《九三年》。去旅行,却带...

  •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6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住过各种监狱,然而最奇怪的是他在巴士底狱里的种种优渥待遇,还有王室为了保护他而特地把他...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

    攻占巴士底狱,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然而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的是,比起争取民主的运动,这更像是一场无知的暴动。作者说...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5

    昨天读了三章,今天就偷懒,只读一章好了。不过看了内容之后,我却后悔没有把两章讲凡尔赛宫的放到一起去读,一起去体味这...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8

    作者写文章非常有艺术,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是跌宕起伏,刚好在最关键的时候,这一集结束了的感觉,而且前后呼应,从前一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bt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