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0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0

作者: 奇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04:36 被阅读0次

历史越讲越沉重,我们现在来到了雅各宾专政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恐怖时期。盖勒廷博士发明的人道主义处死囚犯的断头台,最后竟然变成了残暴的杀人机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法国人心中还是无法走出大革命时期的阴影,很多当时的历史遗物都不对外展出。大革命中的受难者和家属,都被统一埋进了一个公墓。拉法叶特和他的家人也是在那里,他成为了美国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在法国却是褒贬不一。

路易十五建造的还愿教堂,历经不同的政府和建筑师,奇迹般的没有在大革命中被毁,最后竟然变成了革命派的先贤祠。伏尔泰称为先贤祠中,人们唯一敬重的心情,他为民请愿,虽然是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以后世的革命者却是大相径庭,可以说是法国的良心。

相关文章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0

    历史越讲越沉重,我们现在来到了雅各宾专政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恐怖时期。盖勒廷博士发明的人道主义处死囚犯的断头台,最后...

  • 《带一本书去巴黎》(10)

    今天的第一章讲到了断头台的故事。一个以杀人为目的工具,最开始的设计初衷居然是人道主义——减轻受刑人的痛苦,这确实有...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应该是2016年双十二的时候吧,买来了一堆书,现已想不起当时把它加入购物车的原因究竟是何或只是因为羡慕巴黎的浪漫,...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如果你对严肃沉重的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那么我推荐你看林达的书。 初次打开这本书,我是带着多少...

  • 《带一本书去巴黎》(1)

    看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次,来听听他们讲讲巴黎。 林达去巴黎,带了一本书,雨果的《九三年》。去旅行,却带...

  •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6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住过各种监狱,然而最奇怪的是他在巴士底狱里的种种优渥待遇,还有王室为了保护他而特地把他...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

    攻占巴士底狱,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然而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的是,比起争取民主的运动,这更像是一场无知的暴动。作者说...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5

    昨天读了三章,今天就偷懒,只读一章好了。不过看了内容之后,我却后悔没有把两章讲凡尔赛宫的放到一起去读,一起去体味这...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8

    作者写文章非常有艺术,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是跌宕起伏,刚好在最关键的时候,这一集结束了的感觉,而且前后呼应,从前一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bt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