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福来,今已初五。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北方的初五是要吃饺子的,我们这儿俗称“捏破儿”,意为守住一年的财富和福气,好运不溜走。
相对于那个物质匮乏、经济拮据的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各个慈善团体与个人的不懈努力,老百姓在吃穿用度上,都有了可喜变化,无数家庭可谓是天天都在过年。
即使这样,人们对年的期盼和重视,依然浓烈。尤其是老年人和娃娃们。老人在意的,是儿孙满堂,阖家团圆的幸福美满,娃娃们在意的是人多热闹、平时被限制的美食可以尽情享用,以及自由自在的空间、看动画片的时间多了,被强制的文化课学习、弹琴等特长演练的时间少了。
过年了,邻居家孩子的琴音是断断续续地响起。楼上老邻居的女儿学习古筝、琵琶较晚,从“乱弹琴”到丝竹悦耳,历经千辛万苦的磨砺,终于成为一种艺术修养,带着它们一同走进了大学校园;楼上新邻居家里的孩子尚小,每天总会听到他咚咚咚快乐地跑来跑去的小小脚步声,充满着无忧无虑,不知疲倦则展现出无限活力与勃勃生机;楼下的邻居家是个正在读三年级的小女孩,她在学习钢琴,从最初的叮咚叮咚的简单音节到如今可以完整地弹奏出一个又一个的钢琴练习曲,凝聚着多少汗水呢?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三餐饮食的“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艺术熏陶;从除夕到除夕的年轮流转,到岁岁年年的新生到衰老,哪个能脱离人间烟火最年味儿的缭绕?
今又新年,愿岁岁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