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三只青蛙(青蛙代表重要的事),其中一只是做5个番茄钟(番茄工作法)。于我,背诵《道德经》、阅读都可以用番茄钟。
早饭前,便做了第一个番茄钟——背诵《道德经》。一早上,一阵洗洗刷刷,也没见诺宝做番茄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7070245/9587387be834598e.jpg)
午饭前,约诺宝做番茄钟(我们经常一起做亲子番茄),原本屁颠屁颠马上来的诺宝一点反应都没有。
到小房间找他,没人,又叫他,那声“唉”从上面传来。原来,这个家伙躲在上铺看Kindle。
“我做番茄钟了,你要一起来吗?”
“噢!不了。”
我回到客厅,做自己的番茄钟。
吃过中饭,收拾了碗筷,我又邀诺宝做番茄钟。
诺宝笑笑,又继续看书了。
我管自己做第三个。
第四个开始前,我又去邀请,诺宝只是从上铺下来,手里还是拿着Kindle,我就纳闷了:什么书这么好看?
“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诺宝生怕我去抢,把Kindle藏到了背后。
“我就是好奇!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呗。”
“银河帝国。”
“噢!难怪呢!你找到电子书了?”
“是的。”
“好的。我继续做番茄钟了。”
第五个,我又去邀请,诺宝还是没来。
正准备收工,看看时间——4点10分,刚好还可以再做一个,然后,烧晚饭。
“我今天的5个番茄钟都完成了,今天的三只青蛙全搞定了。”我伸伸懒腰,又笑着说,“现在是4点10分,我准备多做一个,你要不要一起啊?”
不知是被“4点10分”这个时间,还是“我已完成5个”这个成果刺激到了,诺宝从上铺下来,放下Kindle,就找作业来客厅了。
一次次邀请,第6个,终于开始这一天的亲子番茄。我阅读《学会吃饭》,诺宝做数学作业。这其间,诺宝精神状态蛮好的,而我有那么几秒是睡着的,好在只是短短几秒,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第6个一结束,我就收拾东西,换了衣服,出门跑步了。诺宝则继续。晚饭后,他又继续,到睡前,他一共完成了5个。
信任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他们的对抗,也许只是不愿被父母左右。
不左右,只邀请,来或者不来都是孩子的决定,来或者不来的结果也由孩子自己承担。 我们父母能做的或许仅仅是多一次邀请:我准备做第6个了,你要不要一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