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中医是古典中医的现代延伸和诠释。
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古典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龙本草经》《伤寒论》。
《黄帝内经》《难经》《神龙本草经》成书于上古时期到秦末汉初。上古时代即原始社会,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处的时代,人是部落里普通的族人,男人渔猎,耕种。女人编织,生儿育女。神是部落首领或部落里非常聪慧的人。他们坐观天象,发现天地四时规律,制定出时间,播种和收割时节。他们静坐内观,发现了人体内部气液流动循行沿着一定的通路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内经将人体气液的环流称为营卫运行,将营卫运行的通路称为经络穴位系统。将营卫运行的异常状态分为虚、实、不平三种状态,以脉诊来窥探营卫运行状态,指导针灸临床治疗。
内经脉诊分为虚、实、不平三种脉像,用以指导针灸治疗。在生产力低下,没有现代科技的上古时期,那时的治愈率如何呢?内经记载:上工治病,十全其九。也就是临床治愈率可以高达90%,这在医学高度发达的现代医疗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因为当时以脉诊指导临床治疗,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
韦仁先生在内经营卫环流理论和脉诊技术基础上,创立了振荡中医生命环理论及宏观全息脉诊技术。
振荡中医通过脉诊窥察机体气液循环状态,将脉像总结为常、异、虚、实、气、液、阴、阳、郁、瘀,水、湿、痰、共13种脉像。通过针药灸等疗法调脉以平,调使机体气液循环即生命环达到气液调和,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