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也该在昨天完成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啦。但是早上也好吧,时间充足,头脑清晰,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考虑新的一年的计划。
今年刚刚上大一,之前的高中生涯只有学习,每年的新年计划就是成绩更好啦哈哈哈哈。现在终于要正正经经地做一次新年计划,所以很激动呢。
昨天特意在知乎、简书等各种渠道上找到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年计划,现在就开始践行吧。
一、为什么要做新年计划
如果能好好规划年度计划,对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
————李开复
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我在初三的时候养成了列计划的习惯,虽然没有很系统,只是前一天夜晚列出第二天要做的事,但是好处也是很明显的——我第二天不会满脸懵地想我今天要做什么,只需要按照计划表上一个个执行就OK,很多DDL也不会错过,好处多多啦。
至于我的为什么,就是想好好过好2018年。
二、如何制定新年计划
(一)SMART法则
新年计划最重要的就是可执行,所以目标的设定最好遵循SMART法则。
SMART法则
S即specific,明确性
M即measure,可测量性
A即attainable,可实行性
R即relevant,相关性
T即Time-based,时限性
1.明确性
目标要明确啊,比如将“我今年要增加阅读量"---->“我每周看完一本书”。“增加阅读量”这个目标太过于笼统
给大家一个小tip:加入数字来制定更好。
还是拿看书来举例,“我本周要看书并写书评”相较于“我本周要看完1本书并写500字书评”来说,后这显然更加明确,更加容易执行。
2.可测量性
可衡量性指的是计划的完成度有衡量的标准。这样不仅能给我们可视化的目标,还能激励我们完成目标。
例如,“我今天要看50页书”,当你看到30页时不会产生“哇,我今天看了很多书,可以停下了”的感觉,任务的完成效率会有所提高。
3.可实行性
拿薪资来举例,原先年收入20w,新的一年计划是一个亿。我没有否认大家能力的意思,但是这个计划的难度有些大,并不是很容易完成,而如果没有完成,就会产生挫败感,近而丧失斗志。
所以先制定一个更加可行的计划吧。
4.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你的计划和目标之间有关系。
比如,你想成为技术大牛,那么看过多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就没有什么用。在此我指的没有什么用并不是说技术大牛不需要看或不能看人文社科类书籍,只是说看人文社科类书籍对你成为技术大牛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
5.时限性
给自己的新年计划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吧,例如,“本周看完1000字的文章并写500字感想”的“本周”就是时间限制。
(二)目标分层
制定计划根据:
年度计划(本年度要完成的)——月份计划(年度计划细化)——每天的计划(细化月份计划)
这个层次会让计划更加清晰明了。
附:计划表可参考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3239/66879c24e3476d9a.png)
三、如何实现新年计划
1.还是上面那句话,一定要细化任务
“我今年要看完20本书”就不如“我每周看完一本书”好
2.寻求监督
可以将你的计划告诉朋友或者亲人,让他们来监督你完成。
或者加入打卡小组,现在打卡小组种类繁多,总能找到你想要的小组。
其实我个人感觉打卡小组更好,尤其是有惩罚性质的,倘若你没有完成任务,要给其他组员钱,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完成任务。因为我本人也加入了一个英语打卡组,每天发自己学够半个小时英语的截图,有时候自己偷懒不想学,看到组内其他人都发了学习记录,会很不好意思,自己就会学习。所以打卡小组真的是,谁用谁知道,特别有用!
3.随时修改计划
在制定并实行了计划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对计划进行修改。
我们的思维是在变化的,实行一段时间的计划也可以让我们明白这个计划是否贴合自身的要求。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之前下载了MOOC中国慕课,报名了《世界电影欣赏》这门课程。当初报名这门课程是因为自认为自己对电影很热爱,但是报名后看了3、4节课就放弃了,因为这门课程内容更加偏向理论,可能更适合电影专业的同学观看,我之前制定的学习计划据此进行了调整。
其实新年计划,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要实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