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
2018年8月17日15:00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18日至9月6日
主办方
上海油画雕塑院
展览地点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杨冬白近几年来的雕塑题材与风格所取得的成就始终与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立院”的基调相一致,通过二年一度的雕塑学术系列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思考、创新和发展中,以一位优秀艺术家对艺术心无旁骛的心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最终演绎成有着其鲜明个人面貌的与中国“文人精神”相契合的文化品格。这种精神不仅是杨冬白个人的文化素质体现,也是上海油画雕塑院在发展中要保持和发扬光大的。
——院长肖谷
冬白有着年轻人的精力和节奏,不停地做作品,不停地办展览,不停地教学生,不停地去旅行,共事十多年里始终如一,活脱脱一个哪吒,三头六臂,追风逐火。
他用材料演绎着理想、解构着经验,把崇山峻岭的巍峨溶化在晶莹剔透之中,再把不锈钢板的冷峻温柔成充气球。他用镜头颠倒了秩序、颠覆了常理,却轻轻留下一句“过眼”,让人们在虚妄中发现真实,在满足后体验虚无。
如果创造是艺术的使命,那么,“荷尔蒙”就是艺术家的生命。
——李向阳
“玩”在这里是指冬白老师精神层面对待艺术的态度。中国古代的文人画精神,强调在学养与格调基础之上的意笔草草,重要的是抒写个人性灵和胸中逸气,这种举重若轻般游刃有余的玩性和玩境正是冬白老师所推崇和践行的。“物”指出了雕塑的根本属性就是它的物质性,冬白老师之所以可以在不同材料间自在游走,正是基于他对不同物质材料特性的深入研究和把控。
“玩·物”两字,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物为我所用,却不被其所累,这种超拔的气概和游戏的心态无疑高度浓缩了冬白老师的生命意趣和精神追求。
——傅军
如果雕塑是一个名词,那它代表着已经存在着的物——可方可圆,可石可铁,或纪念、或装饰、或叙事、或明志。
我认为雕塑更是一个动词,这是雕塑家用双手与各种材质发生关系的过程,本质是手的劳作,途径是利用各种工具、介质使材料发生物理、化学改变,目的是实现一种心灵的期待。
这个动态过程于雕塑家而言是一种愉悦劳动,他们通过控制整个进程来实现他们的理念自由。所以,即便科技给世界带来革新与推进,即便人工智能可以部分替代人的劳动,但雕塑却因雕塑家不可或缺的参与,依然是灵魂与物质的碰撞过程。
——杨冬白
开馆时间:10: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馆休
展览地址: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文章来源 | 上海油画雕塑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