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贫穷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舍弃爱与自由
《海蒂和爷爷》,2015年在德国上映,各播放器上评分高达9.0。这个故事来源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长篇小说《海蒂》,作者182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附近的村庄。从她家那里可以仰望群山,这赋予了她写作《海蒂》的灵感。此篇也成为西方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今天我不谈人性,只说自然。
1、阿尔卑斯山的拥抱
8岁的海蒂没有爸爸妈妈,姨妈养育了她五年。在姨妈眼中,海蒂就是她的连累她的绊脚石。姨妈因为自己工作的关系,悄悄的把海蒂带到阿尔卑斯山上,海蒂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爷爷。也正是这次“交接”让海蒂来到了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
海蒂看到雄鹰从头顶飞过,她也张开双臂,目不转睛地看着雄鹰飞走的方向;她用指尖触碰草地和羊群,在山里的相遇让她迫不及待地脱下外套,想要和他们来一个“亲密接触”。姨妈要抛弃她的事实和好心邻居劝诫姨妈时,说爷爷的不好,她全然没放在心上。
自然给与她的是默默无语的接纳和湛蓝天空、碧绿草地的拥抱。当她踏上这片土地,她好像打开了一扇快乐的窗,毫无戒备,她爱着这上天馈赠的礼物。她可以让海蒂在心知肚明自己被抛弃以及爷爷并不接纳自己的时候,依然默默选择留下来,哪怕和养睡在一起,度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2、刺破粗糙外表,攻陷爷爷坚硬之心的孩子
“他是个无神论者,他讨厌所有人。他们说他都忘了怎么说话了”“也许让她和陌生人在一起更好”“他杀过人”......这些是来自周围对爷爷的评价。
在海蒂到来之时,爷爷拒绝抚养她,他粗鲁地要求姨妈带走海蒂,将海蒂拒之门外甚至多方尝试将她送走。
可是当他告诉海蒂“人们就喜欢谈论那些坏的东西,你需要自己做判断,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之后,海蒂拥抱了他,和他道“晚安!”就像寒冷冬天的一碗热汤,爷爷被这个干净的女孩暖到心里,瞬间被戳破了坚硬的伪装。
他开始动手给小海蒂做专属她的椅子,他给她手工雕刻小鹰,海蒂和彼得一起出去放羊的时候,他会给海蒂准备好食物。为了海蒂上学的事情,他愿意搬回和村民一起居住的村子里。海蒂的心灵如同自然界里那冽清泉,让爷爷几近顽固的内心开出了花,他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3、被善良感染的人们
海蒂就像那每天会从阿尔卑斯山升起的太阳,所到之处,留下光明。
如果说爷爷是她改变的第一个人,那么第二个被改变的就是小伙伴彼得了,当她发现彼得用棍子抽打山羊的时候,她拼命去制止,但是不起作用,但是她承诺每天分一半食物做条件,让彼得不再打山羊;她的善良也让这个在粗暴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多了几分温柔。
第三个是她主人家的孩子克拉拉,她用真心和每一个举动,击溃了克拉拉的负面情绪,让她郁结的心病被放下,战胜了自己,走出了多年的阴影并最终因一只蝴蝶的牵引,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这一点给我最大的触动,还在于海蒂来到一个贵族家庭,那种不卑不亢的心态,也没有因为身份的差异将克拉拉看做自己的主人,在她眼里,一切都是公平平等的,这也是奠定了自己和克拉拉能成为好朋友的基础。
第四个是克拉拉的父亲,克拉拉自幼丧母,双腿也随之瘫痪了,但是父亲只忙着工作,无暇陪伴她。在海蒂的影响下,他做出的两个举动值得称赞,一是海蒂因为思念爷爷,想要回到大山而差点抑郁时,他怀着不甘,还是让管家送海蒂回家;二是到阿尔卑斯山接克拉拉时,他惊讶地发现,克拉拉可以站起来了,他留着泪向克拉拉道歉。他的道歉有两层含义,一者是对于女儿的亏欠倍感自责;二者是对于抱怨山里的环境不如意的羞愧。令他汗颜的是,如自然界中野蛮生长的这个女孩,和这片看起来蛮荒的地方,竟然治愈了自己久病(心疾)的女儿。
4、向往自由的孩子
海蒂喜欢看着老鹰飞翔,喜欢在山野上跑来跑去,喜欢触摸着经过的花花草草,追逐着羊群,和小伙伴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冬天的时候还能滑雪......她喜欢自然里的一切事物。虽然在克拉拉家的大房子里,她能吃得好穿得好,还有宽敞的床,但是她依旧思念那片广袤的山野风景,和那间可以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小木屋,二楼那间铺满草的小阁楼。
有人问“海蒂的父母是怎么样的,如何培养出这么乐观善良的孩子?”而我会说,海蒂是自然的,她和土地里钻出的小草一般模样。她柔软却不卑微,她弱小却不自弃。和大自然接触之后,她更加懂得,只有回到这里,才能安心、开心。她是属于自然的孩子,自由才是她毕生追求。
有人说,不幸的人一生疗愈童年,幸福的人被童年疗愈,创伤源自于原生家庭童年经历的爱不被满足,行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视导致的自卑感匮乏感以及不安全感。社会总是会让人逐渐失去曾经的纯真,但不要经常把这当做是你变得势利的理由!当你以以自然赋予你的纯真之心,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会发现,一切都能变得简单,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