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俩孩子后,我成了十足的急脾气,在生活中就像串鞭炮,一点就着,孩子们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充当了引燃者。
有了家庭和俩孩子后,生活琐碎的经常是一地鸡毛,感觉好久不知道一个人独处是什么感觉,除了在睡觉和做梦,感觉生活圈子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轻松,而变成哪哪都有他们的状态,而我,对他们诸多嫌弃可又放不下。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今年暑假,老公突然说抽个空和他来次报团旅行,体会过二人世界的感觉,我一听一口回绝,因为我脑子里瞬间想到两幅极度两面化的画风:我和老公在这边游山玩水,而我的两个孩子可怜的呆在家里玩泥巴……不能想,觉得没有他们的感觉好像被掏走了心脏!
所有当妈的是不是都和我一样的矛盾?
孩子姑姑偶尔来家里小住,她家的加上我的总共是4个孩子,每次来新鲜感的2个小时过去,画风就变了:说话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抱,拦架基本靠拽……我对孩子们的吵闹声可谓是深恶痛嫉,避之不及。孩子姑姑一直是个暴脾气,这趟来感觉她大变样,无论孩子再胡搅蛮缠也不发火生气,一问才知她是在压自己的脾气,她说觉得自己脾气太差了,害怕孩子长大效仿,得改改,脾气这东西压着压着就好了!
想想生气这回事,再结合我当老师的工作来谈,如果次次都生气那不早气死了?前几天,一女生闹回家情绪,软硬不吃,在寝室撕心裂肺大哭,当时我没有忍住,冲她发好大一通脾气,过后一想犯的着那样吗?她不过就是孩子!
为什么自古有“旁观者清”这个理,我想,主要是因为旁观者没有当事人的那种情绪,没有这个东西的操控就会淡定很多!
有一个人回忆,他父亲在过世前,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足24小时才能行动”。
“等一等”往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缓冲,有的时候太快反应,太快出手,太快回嘴,结果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让人懊悔不已。
突然间明白,小时候为什么每次挨过妈妈的吵后她都会给我道歉的道理,所以,现在只要当着她的面吵两个孩子她总会护着。
等一等,怒气会消退;
等一等,情绪会平复;
等一等,头脑会清楚;
等一等,答案会呼之欲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