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幅图片,内心充满了矛盾。
我是80后,家中有三个孩子,姐姐,哥哥还有我,作为家中的老小,从小就没怎么吃过太多的苦,小的时候,因为要带我,哥哥姐姐经常被骂,长大了家中的累活苦活也都是哥哥姐姐去干。我记得那是个消灭“老三”的年代,所以不合时宜而又不得不选择降生的我,直到6岁才有了户口,而之前呢,除却自己的名字,我还有专属的名字“黑户”“多余”,是的,直到大学毕业其实我还是这么认为的,我是多余的。我经常设想,如果没有我,家里的生活会怎样,父母也就不会那么辛苦,更不会过度劳累,在父亲离开后母亲也不会为了我这个还没上大学的小女儿日夜操劳,而透支了健康,哥哥姐姐也应该有更好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已近中年,生活也趋于稳定,也各自有了儿女,但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现在,哥哥姐姐成了我的依靠,无论什么事儿,都想着跟他们说说,唠唠,感觉心里很踏实,有兄弟姐妹的感觉真好。
为人父母的我,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儿子。平时在家的时候,除却工作,我是一定要陪儿子的,我们一起读书,拼拼图,做游戏,玩玩具。渐渐地,他长大了,我也依旧陪他玩耍……
儿子性格很随和,而且亲和力很强,只要进入一个集体,便能很快融入其中,而且不管年龄大小,他都能跟小朋友玩儿得很好,大家都说儿子有大哥哥样,而且很懂事儿。但在我的内心却清晰地感受到,儿子是孤独的。他的渴望与小朋友玩耍,他的对小朋友的不设防都说明他很需要这种陪伴。
所以矛盾的内心,不停地作着一个答案早已明确的判断。要不要给孩子找一个伴?陪伴当然是好的,但一系列的问题就放在了我们面前:其一,我们能给这个“陪伴”怎样的生活。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一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成了社会必然的趋势。那么,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能给两个孩子怎样的机会和选择呢?残酷的现实是,早已给出答案。
与其不能带给两个我们的下一代强者的生活,不如选择为一个孩子创造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之前看电视纪录片“南极的企鹅”深受触动。两只小企鹅嗷嗷待哺,追随着妈妈奔跑,渴望在妈妈那里得到食物,毕竟现在的他们还无法自己获得食物。但奇怪的是,母企鹅却并不停下来喂食,而是不停地奔跑。过了好久,其中的一只企鹅因体力不支落了下来。就这样另一只小企鹅得到了食物,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母企鹅会尽心尽力地去喂养这只小企鹅,直到成年。另一只小企鹅的命运,可想而知……这样残忍的结局似乎让人无法接受,但事实上,如果母企鹅将食物均分给两只小企鹅,那等待死亡命运的就可能是两只小企鹅了,毕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而情感在这中间,是软弱无力的。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二,在不用国家倡导,大家都自觉遵守的晚婚晚育的年代,某种程度上,二胎也是不负责任的。毕竟我们能给他们的,我们所拥有的健康生命是有限的,当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抚养他的时候,那无疑,所要的老二不是老大的陪伴,更有可能是老大的负担,与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老大轻松地生活呢?
其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作为生活的哲学,爱与陪伴,一定只有血缘关系才能拥有吗?父母们有他们的同学挚友,孩子们也有他们的伙伴同学。我们需要打破的是血缘界限。只要兴趣相投,可话说回来,亲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还少吗?我倒觉得没有亲缘关系的情感更单纯。
其四,我们不能摒弃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太辛苦了、也太无私了,为了儿女付出了所有乃至健康,所以当他们老了,我们要关心他们,呵护他们,照看他们,尽可能做到让他们安享晚年,毕竟,他们生命的全部就是我们。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我们的上一代身上,一定要学会一点,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一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要把你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我们在给予下一代爱的同时一定也要给他们以成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自己的幸福。毕竟我们的人生不仅仅只有孩子,要记得还有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朋友,或者说自己的私密空间,努力过不孤独的老年生活。
再次,我们需要的应该是有爱的子女,而不是子女的数量。不一定孩子多了便是老来无忧,下图的老人便有着让人心寒的子女。三个孩子都拒绝抚养年迈的老人。结果老人需要捡拾垃圾过生活
心有美好过生活 心有美好过生活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到底要子女的数量还是质量。
我们现在需要做更多思考的,到底是该拥有一个生活丰富的健康的晚年,还是需要多少个子女的陪伴?
我爱我的儿子,我们努力给他最好的现在,尽量让他成长为优秀的自己,相信一个有能力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地生活的人,也一定不会孤独的。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炉火旁打盹……”那个时候,最温暖的应该是爱人的陪伴。把我们的爱适度地分给我们爱的人,我们的儿女与爱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最长情的陪伴。这也是对我自己的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