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见到北京某外国语学校家长,聊起初中孩子的家庭作业,说是每周平均要做一百张卷子。我立刻惊呼:学生哪里有思考的时间!
记得我当年高中也是靠着做卷子,考上了大学,那种经历直接的感受是:考上大学再也不要读书!大学里也确实没读什么书。
没想到现在做卷子教育成为了主流,已经延伸至初中、甚至小学,有些文章甚至标榜这些“小镇做题家”能够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最终考上一类的大学,成功了。
有一个问题: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是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单纯的“小镇做题家”吗?
来看看1-12年级学生的身体与思维发育规律吧:
古希腊教育是要求学生掌握三艺:文法、逻辑和修辞。根据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应该注重阅读,并加以正确的语法规范。中学生因为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喜欢思考,不喜欢重复性的记忆和抄写,逻辑思维慢慢养成,中学生可以探索一些自己喜欢的领域。因着大胆的探索,学生们需要总结出自己的发现,总结的过程也是再思考的过程,这时候可以进一步学习很多修辞技巧、数据统计的规律、查找资料、利用周围资源的方法。学会这些的最终目的是要服侍他人,为周围人带来方便和益处。
在探索的过程中是没有正确答案的,要允许学生出错、走弯路,接纳青春期的情绪波动。
做卷子是可以立刻看到成绩,但学生的心理阴影也会越来越大,我不相信哪个学生会喜欢天天做卷子。做卷子可以持续、反复练习知识点,对于学生明白的部分会不断重复,但对于不明白的部分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学生被长期这样训练,思维只能机械、呆板、僵化,无法体现创造力,更不会具备创造性思维。
减少做卷子后,我会给中学生留一些论文题目,涵盖科学、哲学、社会学领域,这样的论文不是课堂45分钟能够立刻完成的,需要花至少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比如最近有个高中生选择了宗教题材的题目:基督教是和平的宗教吗?学生拿到题目后,不是马上动笔,而是上网查找资料,翻阅圣经,找教会牧者寻求帮助。然后确定论点,写出论文大纲,最终完成也需要不断修改。重要的是这几个月的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关键是作为老师,我也不能确定学生会写出怎样的论文,在阅读学生的论文时是惊讶和学习的过程,自然不会像判卷子时那种单纯与标准答案不符就打叉,就直接否定学生的辛苦。
孔子说过:教学相长。如何做到学生与老师一起成长,单纯靠做卷子是不可能的。现在老师不批改作业,也是因为每天的重复性劳动太乏味吧,尤其看到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一错再错,没有一定心理调节能力的老师,确实很难有好心情。
教育是丰富的,老师也是有创造性的,为什么要把教学局限在做卷子里呢?
当今社会,接受高等教育有很多途径,没有必要把高考看作唯一的独木桥,关键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
在独立思考和“小镇做题家”之间,我更加趋向于前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