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写作的小伙伴来说,读书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像那些早慧的同学,从小学中学开始就养成了读书记录的好习惯,到十几二十几岁的年纪时,已经阅书无数经纶满腹了,他们有思想有见解,写起字来文彩飞扬,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90后,早早成为了粉丝无数的作家或者网红。
难道作为80后的我们,后知后觉的我们,反正也追不上他们的节奏,就破罐子破摔,不要学习进步了吗?肯定不是,摩西奶奶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在有限的时间内,比如说一周甚至一天,把书中的知识化为己有,我很想知道。
Nina读书29|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秋叶大叔写了一本书叫《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书中讲了很多他的读书心得,他提出的读书方法操作性强,解答了我对怎样读书,怎样输出的很多疑惑。
1、书是速读好还是精读好?
每次看到一些作者在文章里分享自己的速读经验,看完后既让我满腔热血,又让我焦虑。热血的是以为找到了快速学习成长的捷径;焦虑的是轮到自己看书实践的时候,又懵圈儿了。那种一天读一本书的速度,我总是做不到。
幸好作者告诉我们,好书一定要精读,特别是计划在某一领域有所研究时,不必一味追求速度,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让每读一本都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粗略地看完。
2、别人推荐的经典书我看不懂、看不进去怎么办?
其实我认为看书是要讲缘份的,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看小说,并立志写出属于自己的小说。而现在我则认为实用性、指导性较强的书藉才能真正帮助到眼下的我。
作者给出的建议和我不谋而合,他说别人推荐的经典,未必就适合现在的你,如果你发现所谓经典好书你读不进去,又不是你的专业必修书,不必强求,放一放,等以后缘分到了再读。
除了给读者答疑解惑,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十种他多年来博览群书后总结的读书方法。在这里取几种有趣的与大家分享。
1、树读法
树读法即主题阅读,如果你觉得某个方面需要学习充电了,那么就找出你能找到的那个领域的所有书籍,看上个十本八本,从那些作者的观点中取其精华,求同存异,从中得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思维框架。
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一口气读下去那么多同一个话题的书,以前我读“学说话”主题的书,才读了两三本,写了两三篇读书笔记,就腻了烦了,也担心读者腻烦,索性就转移话题了。其实不在一个地方把自己浸泡透,不反复看,反复思考,反复练习,又怎能轻易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2、图读法
所谓图读法即把书中的文字用图像表达出来。比如思维导图啊,ppt啊,作者在书中介绍的是他所擅长的ppt,把一本书的内容梳理成一个读书笔记ppt,是立竿见影的最佳吸收方式之一。
作为ppt的专家,作者擅长用ppt的方式输出。而对于爱写作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写读书笔记或书评的方式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要看,要记,要思考,要分析,一般而言,通过这样一个阅读并加以分享的过程,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更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
3、炼读法
所谓炼读,就是把一本书读薄的过程,即把作者的逻辑从一本书里提炼出来,变成自己能够说清楚的核心观点。
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看书”,顾名思义,就是要么不看,要看就要动笔记。动笔是消化的过程,内化的开始,怎样知道你内化成功?输出!
4、逆读法
逆读法就是用批判性思维去看一本书。比如有些书或作者很有名,但你并不认同他的观点,认为其有偏颇,那么就可以用逆读法。
比如《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有段时间我看到很多作者在写这本书评,都如出一辙地大写特写金字塔结构的种种好处,而作者这时却用逆读法,用与金字塔结构相反的方式写书评,结果很受欢迎。
用逆读法最好先学一点儿批判性思维,这样你就比较容易看出哪些问题隐含价值观冲突,哪些有逻辑错误,哪些论据不可靠,不然很容易变成抬杠,就不是学习心态了。
从前慢,没微信,没淘宝,大家的业余时间都是看《读者》《意林》;如今快,忙购物,忙刷屏,看书的时间和买书的金钱都打了水漂,读书成了一件纠结的事。但读过书的人,特别是读过好书的人,内心深处总觉得看书是件快乐而且重要的事。
看书只能打开视野,解开思维盲区,但是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必须通过行动。
方法再多不如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