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子皓
BGM:夜明——佐藤康夫
01
一次校园分享会结束后,我和彦学长一起去吃烧烤。我问他:“为什么想到成立这样一家公司呢?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读个研究生,多学点知识,多积累几年再创业呢?”
他说:“读书没什么用,我想早点进入社会打拼。我害怕来不及,我想早一点成功,我想早一点能够买下自己的车与房子,然后把老家的父母接到上海来住。我要实现当初给她的承诺,然后结婚……”
他原本打算继续跟我说,但停顿了几秒,拿起一罐啤酒咕噜咕噜几口喝完,然后大口吃肉,像是有好多欲说还休的话都咽进了肚子里。
听他说完,我没有立马回答。我在想:他当时二十四岁,我二十岁,明明这么年轻,可为什么急不可耐地想要获得一切?原本二十出头正是奋斗的年纪,可为什么想要提前去过三四十岁的生活?
有些人拼搏了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得到如今的收获,而我们,刚刚十八岁成人就逼着自己赶紧获得三四十岁时的成功,买车买房,名利双收,然后和心爱的人周游世界。
后来实在忍不住,我还是对他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想要成功就得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才刚毕业走入社会,羽翼尚未丰满就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也许是酒精的缘故,我说话的时候很直接,可一说完我就后悔了。我凭什么说别人,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也很着急,着急想要出版自己的书籍,然后收获大批的读者;着急赚钱太慢,又不肯脚踏实地地努力;着急爱情来得太迟,成功来得太晚。
我能够理解学长在说那些话时的心情,担心自己有限的才华配不上远大的梦想,通俗点说就是,心气太高,什么都想要,但自己的能力又不咋地,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于是对自己很没有信心,着急着想要早早地获得一切,害怕晚一点就会被别人比下去。
那天晚上我和彦学长吃完烧烤后,又买了几瓶啤酒在学校镜湖边吹风瞎侃。他和我说了自己的梦想,我也知道了他的无奈。
他性子急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生活不如意,从小吃尽了苦头,所以想付出努力后就立马能够得到回报,想要早点自己开公司赚钱,早点让父母过上舒适的生活,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大一的时候曾答应过一个女孩子,要尽早给她幸福。
他又反问我:“你为什么也那么着急呢?”我和他的回答一样,也担心一直过着目前穷困潦倒的生活,担心自己不够勇敢不够努力,成功太晚的话父母来不及过上想要的生活,我想要守护的人、保护的东西都无法等我太久。
也许我们都是这样的吧,我们很多人既想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在爱情、事业、学业、梦想上付出后,渴望马上收到回报,不想等太久。
读大一时,有一段时间里我很迷茫、焦躁、惶恐,担心自己比不过身边的人,怕我不够努力,明天醒来继续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一种渴望一觉醒来便能成功的迫切心情,总希望不管做什么事情,做完就能得到回报,也总是喜欢拿自己同别人相比较,喜欢用“为什么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提出疑问,喜欢目光放得很远后,又急着想要得到。
现在的我有时候也很焦躁,我急不可耐地渴望早些买房子,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渴望与自己喜欢的人牵手旅行。我担心,甚至是害怕很多事情来不及,于是我马不停蹄地努力奔跑,我想要赶快跑到成功的终点。
02
才二十出头的我们,为什么这么着急想要出人头地?
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耳边有太多的富豪故事萦绕,以致于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公司的想法,仿佛遇到一个好的机会就能够功成名就。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产生了无数的机会,也造就了无数的富豪,里面不乏大字不识的文盲,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富起来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归因理论,一个人在成功面前,更容易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因素,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社会潮流。
这些社会现象,给了人一种错觉: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真的。至于能力是什么?天知道。有人称之为交际能力,也就是人脉,有人称之为社会资源,也有人称之为胆大敢做,能抓住机遇。
然而这些都没有直指问题的本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富豪成功的本质只有一个,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和权力的不对称。
那个时候很多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政策不同的地区倒卖存在巨大差价的物品,从而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大企业家,这些需要读书吗?需要积累吗?不需要。
他们的故事犹如传奇,然而这些都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特殊事件,并不能代表时代的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汹涌而来,政治和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机会主义越来越少了,你知道的信息,别人上网一查也全知道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能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感叹生不逢时。
那么,在这个信息充分流通,越来越透明化的社会里,没有了这些暴富的机会,你还可以靠什么?
靠的是真本事,靠的是脚踏实地的积累。如果真有什么机遇,那也是源于自身深厚的积淀对于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没有一步登天就可以成功的。
我另一高中同学竹子,毕业后就瞒着父母跑去北京,在一家酒店里当主管。当时我就问他:“你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后悔吗?”他说:“没什么好后悔的,我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早点去社会打拼。北京是个好地方,我相信即使不念大学我也会有出息的。”
竹子去北京后,有一回在微信上发视频给我,只看见四周全是高楼大厦,他坐在一辆别克商务车里,灰色的西装配一条红色的领带,对着镜头朝我笑眯眯地说:“你觉得我现在的样子糟不糟糕啊?”我说:“我不敢相信,你太牛了,真的一个人去了北京,而且混得好像还挺不错的。”他告诉我自己现在做了一家大酒店的经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原本我以为他会跟我继续侃他这几年“光鲜亮丽”的生活是怎么过的,没想到一转眼他又说:“其实你不知道,我在这儿好孤独,我想回家了。”竹子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眶是红的,我知道这几年他表面上风光,实际过得很辛苦。
不出我所料,三个月后竹子就回到了老家工作,他说:“我还是回家乡发展吧,我当初来北京是因为觉得北京发展机会大,能够多赚点钱,二十五六岁就可以买房结婚,但我错了,北京的房价根本不是我可以想象的,我太着急了,还是回老家发展几年再做打算吧。”
其实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打拼,都不容易。我们总是给年轻的自己太多压力,总是着急着做很多事情,想要马上成功,但是却不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成功。
所以,年轻人,请慢慢成长,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就如马拉松长跑一样,只有掌握适当的配速和节奏,才能跑到终点。
努力该是一种很温和很舒服的状态,那种状态能让你感觉生活中存在一种向上的张力,让你欣喜。要知道没有哪个人能够通过意志去坚持做一件事情,能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动力一定来自于这件事情本身。
二十出头的你要学会让一切都慢下来,别那么着急,学会积淀,学会一步一个脚印,要相信只要自己踏实努力了,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
19和20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遇见了值得一辈子珍爱的女孩,这两年是感情的开始,投入很多精力去培养,去相互了解彼此,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很多人到了30岁甚至40岁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只能相亲凑活解决,结婚前根本不够了解彼此,冒着风险,也许结婚后会过的不愉快。
21和22岁,在国内考完了托福gre,准备各种材料,寄送了10个学校,拿到了4个offer,就去了波士顿东北大学。
23岁,波士顿到处都是中国留学生和印度留学生,给人的感觉比较传统,冬天很冷,地铁很慢,我只是每周上两节课,也没做太多其他的,开始去教会,接触信仰,在ymca打球,常常一个人,生活很平淡。
突然想改变,突然喜欢每天早上起来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并不是碌碌而为,孤单寂寞。而我的梦想不在学校里,那些大学的教授也不会告诉我。而幸运的是,我知道我想做什么,所以,我要去加州!我要去硅谷!说走就走,马上动身。身边的朋友都很奇怪,仿佛我打破了什么,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面,大家都在低头做事,我突然不干了,抬起头对着他们大喊了一声,他们奇怪看着我,眼神里有好奇、担心,然而还有欣赏和祝福。
夜里11点,飞机缓缓盘旋在加州硅谷核心城市san jose上空的时候,我看到如烟火般绚烂的夜景,这一刻我知道,我的命运被改变了。在硅谷,我开始学计算机技术,同时时时刻刻被自由、高科技的文化熏陶着,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天天上演着几个穿着T恤和拖鞋的人一夜暴富,四处演讲融资的故事,开车总能经过apple、google、oracle的总部大楼,让人充满热血和敬意。我也亲自见证了uber优步从硅谷的一个小公司变成世界级跨国公司的整个过程。容忍失败,万众创业,当这些事情真正发生在你周围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就不一样了。就像中国深圳,现在也是这样一个城市。
华人在硅谷做码农的比较多,一般有一些天花板,创业的都是佼佼者,但是很难和美国人合作,很多都是在华人圈子里,创业能进入美国的圈子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你是abc。在硅谷认识了很多有趣而传奇的华人,比如mia。一个国内3本院校的女孩,来硅谷也没读名校,从银行的商业分析师做起,现在积累了7年经验,顺利进入google担任商业分析师总管,目前已经去了ebay更好发展。有点逆袭的味道。当时我是她第一个学生,mia把她的多年工作经验直接教给了我,一个月时间,我就变成了2年工作经验的商业分析师,她帮我知道面试技巧和准备简历,我第一天投简历出去就拿到了10多家面试通知。mia也利用自己的人脉,帮我找了很多更好的机会,最终几乎确定一家公司,甚至可以提供h1签证。mia现在依然在利用业余时间招生带徒弟,希望更多华人进入到商业分析师这个领域。看着她朋友圈常常发一些她的学生成功入职facebook等公司的喜讯,作为她的第一个学生,我也感到十分高兴。
我可能就是一个骨子里都不安分的人,从小就是这样,于是我在硅谷创业了,因为我感觉有太多中国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需要解决留学、找工作以及工作身份的问题。而我自己一路走来,没有看到这个产业在正常的帮助华人,要不然就是中介乱收费,提供各种虚假信息。在硅谷,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选择创业就是选择改变点什么。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努力的探索下去,希望能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一点点。
感觉自己一直在做正确选择,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而活,这话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也说过,生命就几十年,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话生活。还有就是,on the way,且行且珍惜。
现在26岁,拿着剑,带壶酒,浪迹江湖......
我为什么不拼命呢?
女朋友不想跟我回老家
想在大城市奋斗 为了更好的接触这个社会
而父母想让我回去 回去工作不用太担心 而且会拥有房子车子
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