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又一冬

作者: 阿琅 | 来源:发表于2015-12-10 11:13 被阅读185次

永不再见梅兰芳。

我试着去想孟小冬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但是无果。

上周去蹭了节戏剧鉴赏课,讲到一代冬皇孟小冬。

在那个家国不宁的时代里,当梅兰芳扬起水袖酒醉台上,孟小冬以一介女儿身披挂老生行当,出口铿锵。

她应当是个骄傲的女子吧?门第不差,才姿不差,配得起他梅大家。她该当是个骄傲的姑娘的。

讲孟小冬的《取证》这节目也是挺有意思。结尾明示暗示似的说,晚年孟小冬再没有唱过老生戏,唱得最好的却是梅派戏。她的房间里留了两个人的照片,一个是她师父,一个是梅兰芳。就差明白地说出来,她孟小冬对梅兰芳,余情未了。

可这多有意思。何必这么暗示呢?我想对孟小冬而言,感情确实未了,不是不上心,只是不愿在意。

有情敌要杀梅兰芳,梅方朋友就开始嫌孟小冬要带来危险了——因为那是梅大家,大艺术家呢。又有谁想过,嫁给梅兰芳之前的孟小冬,也曾是京华这舞台上的一枝花,何曾差上几分。

如果说那只是朋友怂恿,可一个姑娘家为梅氏长辈披麻戴孝来到梅府,被奴仆口称孟大小姐,礼貌而冷漠地赶走时,梅兰芳不曾介入。——他也怕。所以袭击事件之后才会移居上海。

漫天的谣言直逼孟小冬的时候,梅兰芳是不是也猜疑了犹豫了?作为当事人之一他没有任何表示,把孟小冬从青灯古佛里拉回来的人不是他,后来悉心关照的人也不是他。

以前看那种青春疼痛类小说(你(。),有一句话一直记着:“我最难过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觉得放到这里挺贴切的。

逝者如斯,光阴改了容颜,记忆里也许还泛着当日相遇相识相知的桃花色,可是终究后来的几十年,再不复见。

你说如果其间见过一次,两个人会不会再次走到一起呢?

不会啊。因为孟小冬说到做到,这如果不会有,因为他们余下半生再没有见过。

这节目说孟小冬一生追求名分。

可到后来,在病榻前安然照顾杜月笙的时候,孟小冬真的还在意妻还是妾这种东西吗?说来可笑,梅兰芳连妾的身份都不曾给过她。

梅先生是个大艺术家。毋庸置疑。可他并不是个好丈夫。

我相信后来与杜月笙走到一起的孟小冬是安心且甘心的——年华老去,韶光不在,闻着药香,偶尔给病榻上的人哼唱几段,那样的场面想想也是岁月静好。

她是杜公馆第五房夫人。妾吗?可仆人尊称的是夫人,而梅府称的是孟大小姐。

我也相信孟小冬始终记着梅兰芳,念着,或许恋着。可她那一句永不再见梅兰芳,言出必行。

这样决绝的孟小冬真的就像是冬日里的梅,却不是梅花,而是纵花颜凋零、雪烈风寒,也不改峥嵘凌厉的梅树枝桠。

相关文章

  • 梨园又一冬

    永不再见梅兰芳。 我试着去想孟小冬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但是无果。 上周去蹭了节戏剧鉴赏课,讲到一代冬皇孟小冬。 在...

  • 梨园几度冬

    【一】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孟小冬似是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从梨园寒门到纸醉金迷,再到铅华殆尽,她的灵魂,...

  • 梨园冬韵

    图/三甫 诗/青山野渡 白雪弹幽韵,琼枝咏岁华。 冠更惊老树,玉絮入人家。

  • 《孟小冬》~梨园冬皇

  • 梨园冬皇孟小冬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孟小冬是一位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尊为一代冬皇。 1908年12月9日...

  • 听说梨园的花又开了(上)

    壹 孟小冬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她的爷爷就是老徽班出身,从小便是在梨园里打滚过日子,看...

  • 她是进不了梅兰芳家门的一代“冬皇”,却成了杜月笙手心里的宝

    孟小冬(1907年—1977年),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杜月笙...

  • 孟小冬:痴情女偏遇薄情汉

    孟小冬,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界的优秀女老生,人称“冬皇”。 孟小冬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 孟小冬与杜月笙一一君怜我,我怜君

    孟小冬,民国时期著名的女老生,人称“冬皇”。 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孟福保,老徽班出生,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甚...

  • 又一冬

    文·陈永鹏 八年前 冬天 雪崩掩埋温暖 她承担了所有责任与悲痛 春,夏,秋,冬 见证了她的伟大和无私 她,弯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梨园又一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c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