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今天刷到一首果味VC唱的《躁不完的青春》。歌词其实并没有多惊艳,自己听歌也很少去细细品味歌词,但这首歌却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单曲循环。我想,也许是那久违的激情,又让我躁动了一把吧?
青春是什么味道的?
我揪住自己的头发,用力地想了好久,但就像久违的便秘一般,青春的味道让已经到而立之年的我感到陌生。
我低头看了看日渐变得更厚实的“腹肌”,摸摸慢慢稀疏的头发,即使再不承认,时间早已慢慢在我身上留下烙印。青春时期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时候至少体力还是足够充沛的,每天下午活动课半个小时的足球,哪怕踢得再烂,也敢上场疯狂地洒汗半个小时。受的伤当然是不计其数了,破掉的裤子,被擦掉皮的旅游鞋,久久无法愈合的伤口,都阻挡不了每天球场上那短短的三十分钟激情。那个时期的男生,正是刚开始注意自己形象的年纪,若是喜欢的女生从球场边走过,必然要拼命在装作不经意间秀一把拙劣的球技,虽然那份表演在观众看来,多少是一种幼稚,甚至都不会有被注意到的机会。
多年之后,身体日渐臃肿,之前能在足球场上满场奔袭,现在只能在网球场的一端做小幅的位移了。能走也绝不会考虑跑步。
到了这个年纪,越来越难聚齐十几个小伙伴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了,能有一个合适的球友陪着自己偶尔来一局网球已经实属难得。心态也从十几年前的一定要赢,变成友谊第一了,甚至已经全然没有了比赛的痕迹。
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心无旁骛,晚上熄灯后的男生宿舍,最主要的话题除了聊喜欢的女孩,另一个就是理想。当教学楼下的报架上刊登了神六和歼十成功的消息,每一个人都沸腾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男生,甚至把自己的梦想默默地改成了北航的飞行器设计。虽然到最后,迫于现实,没人真正能走向这个的理想。
仍记得我提交高考志愿表的那天中午,自己最后一个走出奋斗了三年的教学楼,恰逢日食和雷暴,伸手不见五指中,似乎在祭奠着我那最终画上句点的青春。
如今,梦想这个词,已经好多年没挂在嘴上了,工作之前,每一个计算机人都有的“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的豪情,却在现实中变成了车子、房子,未来还会变成孩子和学区。
这就是岁月吧,知识和见识增长了,当年的理想,在逐渐变成现实和虚妄中,塑造了我们如今机械般的每日生活。那些房子、车子、票子、名包、名表逐渐成了成年人的身份标签。
可是,在这个周末的夜晚,当你泡一杯绿茶,坐在窗前,看着对面楼里同样坐在窗前写作业的孩子,你会怎么向他介绍二十年后的人生呢?
青春真的死了吗?
不,躁不完的青春,纵使生活给你带上了厚厚的枷锁,你仍然有选择的自由;纵使生活磨平了你的脾气,你还有自由去选择激情;纵使生活日渐机械化,你还有气力去在机械中做得和常人不一样。
三十岁,青春才刚刚开始。虽然这个青春,在十六七岁的孩子看来是戴着镣拷跳舞,但至少我们还有充足的经验和知识,尽量使这镣拷不至于拖动你的后腿,而是让你的舞姿更有魅力。
有子曰:“那充满生活智慧之后的人啊,哪怕还保留着一丁点的青春躁动,都是极为可爱的。”
躁不完的青春,青春不死,生命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