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想要打造个人品牌的,一定要注重朋友圈的建设和维护。因为朋友圈是你的人格魅力展现平台,他人对你的认知,会经由你朋友圈的碎片化信息建构而成。
第二,你的微信名最好用真名,或者真名+品牌名称,而你的微信头像,也最好用真实头像。这样有助于建立他人对你的信任感。
朋友圈里面有很多“点赞之交”,但也说不清什么时候你和他们就变成了合作伙伴。我现在的很多合作伙伴就是从朋友圈里的“陌生人”转化而来的。想想看,你更愿意去了解或相信一个带有真实信息的人,还是感觉上隐藏了很多信息的人?
第三,很多人不会利用相册封面,经常把相册封面放上自己美美哒照片。事实上,当有人加你微信好友之后,如果想要了解你的话,会第一时间进入你的朋友圈,这时候,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你的相册封面。
所以相册封面,第一要清晰,第二要真实,第三,通过场景展示出你的专业度、特长或资源。让人看到之后马上就能明确你的定位,并对你产生欣赏或敬佩的感觉(这个感觉转瞬即逝,可能对方自己都意识不到,但你在对方心中这样的定位已经形成了)。
第四,个性签名,要么写自己的高逼格身份头衔,要么写一段有深度的经典语录,让人一看就印象深刻或者受益匪浅。
第五,你在朋友圈发出来的内容,一定是“利他”的内容,要么让人看了以后有启发有收获,要么给人带来愉悦感让人心情舒畅,要么让人感觉get到了一个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总之,你发出来的内容一定是对“他”有用的。
第六,在朋友圈浏览的时候,对别人发出来的信息,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评论(而不仅仅是点赞)——我们每个人发朋友圈,都想收到别人的评论,当你给朋友的评论多了,对方和你的距离感就拉近了 。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6069/ed4c8c03b1a7b65e.jpg)
第七,发朋友圈的时候,无论你说些什么,都留下一些互动的空间,比如让朋友在两幅画之间选择一下呀,或者发篇文章评论之后问问其他人有什么看法呀,或者讲个小故事让大家猜结局呀……类似这样的互动,可以加强你朋友圈的参与感。
第八,很多人以为发朋友圈会“骚扰”到朋友,但事实上,如果你连续半个月都不发朋友圈,在这个“靠朋友圈联络关系”的互联网社会,你在朋友头脑中的印象就渐渐淡了。
第九,很多人以为发一个朋友圈,微信上所有的朋友都能看到。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你每次刷朋友圈能刷多久?这期间会看到多少条信息?
据统计,每个人每次刷朋友圈的时候,通常一次只能看到30-50条信息(除去那些非常非常闲得无聊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微信通讯录有1000人,如果他们在同一个时间段(比如中午11:00—13:00之间)发了朋友圈,而你在这期间看了朋友圈,那么至少有950个人发出来的信息你是看不到的。
所以,别再以为你是世界的中心了,别以为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信息都能被看到,事实上,你朋友圈里面的大部分信息是不会被看到的,第一,这条信息被刷朋友圈刷到的概率极低,第二,你的朋友们不一定在你发圈的那个时间段看朋友圈。
我在做【绩效提升主题促动会】的会员招募时,为什么能够在1天之内就超额招满会员人数?——因为我那天在不同时间段发了7次相关的朋友圈,每一次发出来之后都有不同的人在下面留言说怎么报名(说明他们并没看到我之前发过的信息)。
最后一次发是在晚上7点,当时只差3个名额了,发出来之后15分钟内就报满了(这是需要付费报名的),然后到了晚上7:30和7:50,都还有人在那条信息后面留言问怎么报名(很明显他们也没看到我当天前面发的6条朋友圈信息),我只有遗憾的告诉他们已经报满了。
10.有些人会担心在朋友圈“发广告”会被朋友屏蔽。事实上,你逆向思考就能想明白了:你朋友圈里面,什么样的人你绝对不会屏蔽?——一定是对你来说“有用”的人。
其实,会不会被屏蔽,只取决于两点:
你这个人对他来说有没有价值?(包括利益价值和情感价值)
你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对他来说,是否能建立信息差(让他觉得多了一个信息渠道)?是否能引发思考和刺激灵感?是否能引起他的共鸣?
如果你对他来说有价值,就一定不会被屏蔽。如果你对他没有价值,不管你是否发广告,他都有可能把你屏蔽或删掉。这段话说得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其实,当你在朋友圈发一些对别人有价值的信息时(即使发广告也可以做到有价值),相当于你和这些人之间达成了一个隐形契约——这个契约的目的是保证价值交换,预防价值交换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在整体上,超越个体的维度上,维护这个价值交换的可持续性。
朋友圈的本质是朋友和互动,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提供有价值和“利他”的信息,才是根本。你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能否为别人创造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