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的滤材主要为玻璃纤维滤纸。国际上,HEPA滤材的试验滤速一律为5.3cm/s(0.32L/min·cm2)。长期以来,国内滤纸厂使用1.0cm/s(0.06L/cm/min)。溯源,可能源自苏联半个世纪前援助项目规定的比速0.05L/min·cm2。只有军标曾规定试验滤速为5.3cm/s。试验滤速低,测得的过滤效率会多一个9以上。

对于带静电材料,效率会多两个9。以前,制造3-9-7(99.97%)的过滤器,过滤器厂要向滤纸厂家购买5个9(99.9999%)的滤纸,有人解释说过滤器制造过程中因滤纸损伤而丢了一个9。其实,那是试验滤速低而导致的效率值“虚高”。这一问题直到2004年才被揭露,见附件E.2。2005年至今,国内主流滤纸厂纷纷将试验滤速提到5.3cm/s,以使自己的试验数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可比性。
但是,滤纸厂并没有及时向国内中小用户介绍,说他们的改进使原来的主打产品5-9滤纸变成了3-9-5,效率一下子少了俩9。过去,发达国家规定使用DOP法测量HEPA滤纸效率,用粒子计数法测量ULPA滤纸效率。早期的其他方法已经全部废止,如钠焰法、荧光素钠法、油雾法。现在,欧洲准规定全部改用粒子计数法。
中国过去使用钠焰法和油雾法,现在滤纸厂家纷纷改用了计数法和DO法。除效率、阻力、抗张强度、厚度、克重等常规参数外,高效滤纸的其他重要指标包括:挺度、抗渗水性、撞痕抗张强度、燃烧失重等。军用滤纸还要增加防霉性、饶曲性、抗环境性、抗γ射线、耐热空气等。
其中,挺度是关系到滤纸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制作无隔板过滤器时。抗渗水性是关系过滤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玻璃亲水,制作滤纸时必须做憎水处理。否则,滤纸吸潮后会长霉,滤纸潮湿后强度会丧失。
对ULPA超高效过滤器进行粒子计数效率试验时,由于效率太高而使下游粒子浓度过低,下游粒子计数不足以得出可靠的效率数值。按理,过滤器厂应延长试验时间,以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计数。但是,主要由过滤器制造商制定的过滤器标准将ULLPA过滤器的效率测量麻烦推给了滤纸制造商。如果过滤器厂的客户不坚持要求过滤器厂自己测量ULPA过滤器的效率,有些过滤器厂就直接使用滤纸实验室提供的效率数据,而在生产检验中只进行快速的检漏扫描。好在全世界没有几家滤纸厂,谁也不敢在试验上含糊。中国情况比较特殊,中国的滤纸厂数量是中国之外所有滤纸厂的几倍。中国滤纸厂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数据信得过的供货商,但需要继续努力一阵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