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就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长

教育就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长

作者: 刘晓峰的教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5-26 14:18 被阅读0次

        5月21日,恰逢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为期两天的“三名工程”培训,三位专家从读写研三个角度,解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策略,给我指明了一条“读写研一体化”成长的路径。 

                                                                   专家引领明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吴欣歆教授做《教师阅读能力提升:路径与策略》专题培训,吴教授围绕“教师阅读的意义”“教师阅读的领域”“教师阅读的策略”三个维度向老师们进行深度解析,从讲究系统阅读、落笔沉淀、建构策略等专业阅读方法给予了专业指导。同时,吴教授期望我们都能“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专业发展而读”,“成为并培养真正的阅读者”。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冯卫东做《让“好课”成为好“作品”——谈基于课例研析的教学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冯院长从创新“微课”精彩写,推开“微窗”有景深,巧加翻转“瑕”成“瑜”,“主张”催放花满树四个方面结合优秀课堂实例,从鲜活的教育实践中提取出自己的教学主张,让我们感觉到课堂就是每一个一线教师置身其中的“宝山”,从宝山中提炼“好课堂”,从好课堂中打造好“作品”。

       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吴向东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解读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指导教师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吴老师结合自己的求知笃行之路,建议老师们要从案例中学习,在自我否定中成长,享受职业生活赋予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静心阅读汲营养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试问,哪一位成功的教育者不都是有着嗜书如命的习惯?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曾说过:优秀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读书、教书、买书、写书必不可少。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年假期间,我拜读了《书择十本》,读完之后感到受益匪浅。书中这些人,都是教师行业或者教师相关工作的佼佼者,为广大教师从业者树立了榜样。有20位作者分别讲述了自己在这一生中读过的书,这不仅是他们的阅读史,更是他们的成长史,阅读,深深的影响了他们的生命,通过阅读建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

       精神成长的捷径就是阅读。阅读,可以让我们与大师面对面,可以让我们走进大师的精神世界,可以让我们体验我们生命中没有体验的感悟。现在疫情形式很严峻,我们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在阅读中,向教育大师们学习,是实现自己的自我重建与提升最好的捷径。

                                                                     勤于动笔促反思

        管建刚老师在《不做教书匠》中说:“思想起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而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在我看来,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写作是教师是否具备思考力的外显性标志。”写作,是我们反思能力的最好体现。

       王维审老师从《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到《做一个不在困惑的老师》,从《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到《成为更好地老师》《有故事的教育》,给我们一线老师作了很好的榜样。

       我在2020年参加了叙事者团队,把自己原来的一些教育故事和一些教育想法都进行了梳理,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自己地进步。

        2021年,成为了兰山区王红梅名校长工作室的学员,今年又参加了“三名工程”学习班,与300多位兰山教育的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一起学习。我会制定好写作计划,坚持写作,让写作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潜心科研夯落实

        如何将所学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成为自己成长的基石,最好的方法就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个人理解,“课题”就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许感悟和心得。

      下一步,我要把日常工作中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例如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随笔等感悟,通过课题研究给串起来,用自己获得的经验、方法指导日常的教学行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兰山教育,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培养计划,在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改变了原来只靠“证件”来选拔名师、能手的诟病。这是兰山教育在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方面路径的创新,必将为全区教师成长、教育发展积聚更为磅礴的支持力量。

       教育就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长。我即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位兰山“三名工程”教育者的蜕变!

相关文章

  • 教育就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长

    5月21日,恰逢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为期两天的“三名工程”培训,三位专家从读写研三个角度,解读了...

  •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本质不是受教育者,而是教育者本身。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思考并完善自我,去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最...

  • 过年随想____教育的若干问题

    谈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对自我的认识,所以也有一种提法是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最核心的是...

  • 我们是如何被教傻的

    教育是个大脑迭代的过程,它分为外在的知识植入和自我的成长系统的升级。更进一步说,如果被教育者的人脑没有吸收到教育者...

  • (一)教师的倾听

    政涛先生说“倾听就是追忆,追忆自我和他人的存在。”作为教育者,更需 要倾听,教育者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

  • 启蒙教育终身保障,下

    启蒙教育的定义就是把阶段性教育转化为终身教育,并且时时对教育进行评价,提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水平,把知识...

  • 要唤醒孩子的上进心,先让自己有上进心

    许多时候,我们谈到教育时,总习惯性地讲: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而往往忽略了教育者自身的成长。如今,各种...

  • 教师阅读

    必须坚持阅读!阅读,阅读,永远阅读!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教育者的生命之河要能流动起来,...

  • 《教育的误区》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导因素。传统的、单独以教育者为主导因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其原始动力就是以构建教育上...

  • 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导因素。传统的、单独以教育者为主导因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其原始动力就是以构建教育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就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iu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