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妤,莫哭】
田青鑫在讲台前读日记:我买了一本留言册,我想让全班每一个孩子记下只言片语,作为珍贵的记忆……
之所以选她读日记,是因为在所有写听到成绩心儿怦怦跳的雷同文字里,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淡淡的忧伤。
中队长陈子妤,低着头,平日里活跃的她此刻一声不吭。当我宣布下个活动方案――表演课本剧,她依然默不作声。这和全班的孩子呼朋引伴组团积极探讨活动方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子妤,你怎么了?”我其实有点明知故问。三年了,我早已读懂这个文明礼貌热爱班级的孩子的喜怒哀乐。
教室内,是一片激烈的讨论。教室外,她贴着墙站定,透过镜片,我看着她眼泪哗哗……
我拍拍她肩膀,无限疼惜地提醒她坚强。“老师,我就问一个问题:我们分不分班?”她为此顾虑而流泪,一句问话,流泄出对师生对班级的深深热爱。我庆幸自己读懂了孩子,九百多天的朝夕相处,举手投足间,早已有了太多的默契。
“放心,老师跟着你们一起升级。现在也不确定分班哦!”我笑着安慰她。孩子好像很信任我,她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了。
“去,赶紧洗下脸清爽一下,别让全班孩子看见你哭鼻子哦!”子妤下楼洗脸去了。一会儿推门进班,状态甚好。
这其实是她第3次流泪。我曾经发自内心想写写她,作为老师,她是我最得力的小助手,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班干部之一。
记得刚接这个班,是三年前。三年级的他们行为习惯差,我常常无限怀念我刚教过四年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我告诉孩子们,希望你们也有一天像他们那样成为老师的念想和骄傲。
转眼,三年年过去了。他们一点点成长和改变,成为我期待的模样――读书认真、发言积极、文明礼貌、积极上进。
作为班长,陈子妤同学发挥太多积极的作用。
记得去年散学典礼结束后,她领路队精神抖擞走出校园,在指定点解散。我本来想走,却发现槐树下站着几个同学,其中有陈子妤。她夹着班牌,运动红体恤,在绿树荫下格外醒目。她们显然在等我,白皙的脸蛋儿上,有鼻涕眼泪抹过的痕迹。他们围住我,有太多的依恋和不舍。这份感情,也许只有当过老师的人,能读懂那份纯真与深情。
很幸运,我又跟着孩子来到五(11)班教室,在这里,很愉快很开心地度过了这一年的幸福时光。
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叫我省心不少。
遇到我们班爱心值岗,家长朋友们积极配合完成,受到领导的高度好评。而子妤的第二次流泪,却跟这活动有关。那次,爱心组长已分配到位,一切就绪。可是,放学时她却蹲在教室的角落里流泪。究其原因,原来是她妈妈没当成组长。“傻孩子,组长要早到还要负责很多事,这次老师是想让你妈妈歇歇。妈妈工作忙,还照顾你们姐弟,她已经积极主动为班级做了很多事了。这次,老师真心是想让她安心工作。”听了这话,她豁然开朗,终于破涕为笑。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好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哦!
由于疫情防控,这学期开学晚,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学第一天,由于学生无法中午回家备齐作业本,陈子妤看着老师着急的样子,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课间,她站在楼道里,以上厕所为名下楼,一会儿,吭哧吭哧包了一大摞作业本上五楼。
“你是啥时候跟妈妈联系的?为何不跟老师说啊!说一声好去个帮手……”看着她汗流浃背的模样,我的心头掠过一阵心疼。
“老师,我不累。”她笑呵呵地擦拭一把汉,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其实,我是不大情愿麻烦子妤妈妈的。可这个热爱班级的孩子,却以妈妈恰好在家,且距离近为由,不吭声揽下大活。她在课间用电话手表联系妈妈,自己垫钱,解决了全班同学的燃眉之急。
如此孩子,谁人不爱?
三年了,点点滴滴,太多难忘的记忆。与孩子的优点相处,让缺点的小尾巴藏起来。我们亦师亦友,欢喜愉悦。
这三年,同心合力,实现了一次次班级梦想与荣耀。这三年,读书与实践,忘不了太多的精彩与感动。而这一年,因为疫情,同吃同学,感情愈加深厚。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源。孩子,擦干眼泪,前行路上,老师的目光会一路追随……让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祝福你们!
(后来,因为相处近的缘故,子妤常常到我的新班级,以姐姐的身份和孩子们互动,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陈姐姐”……)
2020年7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