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
所以,得到选择老师,不仅在知识上已经成为顶尖高手,真正有含金量的,是拥有传递知识的手艺。
什么叫传递知识的手艺?我谈谈我对这个东西的理解。
作为一个得到老师,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第一个状态是什么呢?叫创造知识。什么叫创造知识,爱因斯坦是创造知识,牛顿是创造知识,达尔文是创造知识,数学家创造知识,商业世界里面亚当·斯密、凯恩斯是创造知识。
这些人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了人类的已知。这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整个人类的进步,是靠这些人推动的。如果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并且用相对论去推断黑洞的存在,去推断时间是会变慢,那今天的GPS技术就没有办法很好的运作,就不可能去观测到黑洞。所以,这些人特别了不起。
一旦这个知识被创造之后,这个知识就属于全人类了,变成全人类共享的智慧。但是呢,全人类共享,就意味着它是免费的。
比如说牛顿三大定律,它是完全免费的。你不会因为说,牛顿三大定律我不告诉你,你给我钱我才告诉你。那你不告诉我,我上网查呗。
放大一点来说,你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到所有知识,理论上说,你上网一查,全部能查到,所有的知识都是免费的。如果是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交钱去上学呢?
所以,人类的知识还有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叫传递知识。
传递知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把人类的已知变成个体的认知。这句话就很重要,我们把它放起来一起说。
创造知识是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人类的已知,而传递知识是把人类的已知变成个人的认知。
这就意味着,人类已经拥有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了,它是无价的,也是免费的,随便你去获取。
你要去理解它,要去接受它,把牛顿的认知变成你的认知,把爱因斯坦的认知变成你的认知,把凯恩斯的认知变成你的认知,这个过程特别困难。难就难在它的中间有个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门手艺。
所以,这个手艺在过去很多的办法,比如说古代,古人通过壁画将知识记录下来,后来有了书,通过书籍传承。
那书怎么写,课堂怎么来教,师傅如何手把手带徒弟,这些都是在把人类的已知变成个体的认知。
所以说,我们真正去学习知识,交的学费,买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一个优秀的知识服务,核心并不在于那个知识本身,因为知识都在那儿,尤其是在一些硬科学领域,像数学,像定价策略等等,其实都在那儿。
最重要的是,它怎么能变成你的,传递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它的价值的大小。所以,一个老师真正在做什么,这个老师真正的本事是他传递知识的手艺。
这个手艺到底有什么含义?
不同的领域的手艺是不同的。你做一把伞的手艺跟建一座亭子的手艺,你做一把斧头的手艺跟研发一只电锯的手艺,它又不一样。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一种知识的载体,这个知识载体叫音频。
音频的本质是什么?音频的本质是一路向前的信息流。在这个载体下,我们看到的手艺就不同。
音频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大的不同,是对时间的叠加使用。比如说开车的时候,你看你即使在开车,也可以放得到呀。
你在刷牙的时候,看着镜子,你可以放得到呀。你一个人吃饭,戴着耳机,你可以放得到呀。
你坐车的时候,在高铁上,在地铁上,你都可以放得到呀。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工具,因为音频的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叠加来使用。
这两个东西,视频的独占性很强,音频的共享性很强。但是,我们就利用这个音频的共享性,因为我有大量的时间是在交通上的,是在同步做这件事儿。
那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音频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时间流,它是一路是这么走下去的,你戴着在路上听,你不会说,这个地方我要倒回去再听一听,所以说它不能快,也不能慢,不能停,它的时间是均匀流淌的。
均匀流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讲的过程中,你的逻辑不能有任何断点,逻辑上一旦有断点,用户稍微一思考,认知负担一重,脑子就会用到别的地方去,后面你再讲什么,对方也接收不到了。就像一个塔体上,一旦有个积木被抽掉,整个塔都会倒掉。
第三,你希望你讲的东西用户能记住,但人的工作记忆时间是有限的,不到十分钟就到头了,再讲的话,可能前面就忘了。所以,提纲骨架必须非常清晰。过程中的血肉只是用来丰满骨架的。
所以说,音频作为一种特殊武器,这个武器有它自身的特点的。明白这个特点之后,你才知道应该怎么来驾驭这个东西。
基于这个心态,我就特别能理解几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表达欲很强的人是讲不好课的。因为你想表达是你的愿望,但是对方接收到的是他的感知。
如果我们对讲课这件事不重视,我们经常会说,哎呀,你听不听得懂你去悟吧。我已经都讲了,你不懂那是你的事儿。
可是,真正转换视角,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面对你时,,你不懂那才是我的事,才是一个老师的事。
所以,表达欲很强的人讲话,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而讲课这件事情是把心思放在学员身上。
得到为每个老师匹配了一位内容主编。有了主编之后,你其实就是开发工程师,你开发的产品,主编就是产品经理,会不断给你提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