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心里疏导的方法服务的学生,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比如。外校的一个初三学生在疫情开学后就是不上学,要跟着一个桑坡坡的老板去广州打工。父母管不了,甚至几天都不回家,天天跟着这个老板混。他的父母找到我。我告诉他什么是心理咨以及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第一次结束一周后,父母反馈效果很好,孩子也回家,也和他们说话了。但是第二次辅导之后孩子依然说要去广东打工,父母就认为心理辅导没用,就从此没有再来了。其实家长不懂孩子的问题形成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心理辅导之后,孩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我遇到的另一个案例是一个初三男生,几乎不怎么跟人说话,最近一段学习注意力有点不集中,经常哭。家长和老师感到行为异常,推荐到我这儿来。他和我聊了很多。他临走的时候说:“我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我觉得内心松快了很多。但是我觉得没有人能帮助了我。”
这些案例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首先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或者不懂得通过个案辅导可以帮助自己积极面对学业压力,缓解成长困惑,从容应对中考。当他们出现内心的一些纠结和烦恼时,向家长发出求救信号,但家长不懂或者没有在意,那么孩子就会从此关闭心门,不和任何人讲。也不相信有人能帮助了自己。其次有的家长和学生来做辅导,往往是孩子的问题拖得很久了,经过各种尝试不行了,才会辗转找到心理老师。尽管心理老师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咨询、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希望一两次就改变孩子,对孩子的改变缺乏耐心。殊不知孩子的问题根源不是一两天甚至是一年两年形成的,所以改变起来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段时间。真正的个案辅导是经过很多次的、连续性的做下去,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用心理学助力学生成长、中考,需要学生和家长意识的提高,需要学校和其它教育部门的重视和一些落地的具体工作。还需要需要广大心理工作者普及心理知识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通过对家长心理讲座、主题沙龙,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育以及青少年压力调适、情绪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提升等团体辅导小组的形式,来促进青少年的去面对学业压力,从容应对中考。
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环境下,愿心理学的阳光能够照进孩子们的心灵,助力他们身心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