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作者: 小蜗_deb5 | 来源:发表于2023-11-18 16:37 被阅读0次

一口气读完《活着》这本书,通读下来,我想表达三点感受:

1.伟大的作品都是朴素的,作者余华并没有在遣词造句方面花费过多的心思,语言平实地有点像小学生的流水账,但是读下来却有一种比大山更沉重的沉重感、比写实照片更现实的现实感。

2.故事里最感动我的一个人。这个故事里面唯一赚得我的眼泪的人物是有庆,他的身上闪现着人性最赤纯的光辉。在饥饿年代,有庆自己吃不饱饭,但他会每天穿行四十里路抽中午休息时间跑到山上给羊拔草,两只羊肥肥壮壮的,可有庆的鞋子却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校长在医院难产,急需供血,有庆拼了命在排队献血的队伍中往前挤,生怕失去献血的机会,为了救这位校长兼县长夫人,我们的有庆,献出了自己身体里全部的血……

3.本书书名为“活着”,但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一直在有人死去,先是福贵的父亲因承受不起家族二次败落而死,福贵的母亲因身病加挂念儿子的心病而死,接下来是福贵的战友老全在战争中死去,后来福贵的儿子有庆因献血时失血过多而死,福贵的女儿凤霞产后大失血而死,福贵的女人家珍在多年被软骨病缠身以及相继承受了儿子女儿去世的打击之后也在女儿死去三个月后离世,接下来是福贵的女婿二喜在干活时被两个水泥板夹死,福贵的外孙吃煮豆子撑死,故事的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留在画面里。我在想,这部小说里几乎所有出现过的角色都死了,但这部小说却起名为“活着”,何意?在我看来,福贵就是每一个你和我,而福贵身边死去的那些人更像是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困难、纠结、痛苦、遗憾、逆境等等一切不如意,“死亡”是普通人能遇到的最大的悲痛了,而福贵却能在经历了多次“死亡”之后还“活着”,这便是读完全篇之后,万籁俱寂,作者种在我们心里的唯一一颗小种子。福贵没有大富大贵,但他还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期待调低一点,什么功成名就,什么鲜花掌声,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就好;什么冠军亚军,什么完美精彩,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成功。

相关文章

  • 证明

    ——《活着(余华)》读后感 归纳法:活着→遭罪 演绎法:遭罪→活着

  • 记忆中的过往

    《活着》读后感 当我被要求写一篇名著的读后感时,我首先想到了余华的《活着》,这...

  •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陈彤 七五班 《活着》这本书向我诠释了什...

  • 活着很辛酸,人间却值得

    ——《活着》读后感 对于《活着》这本书,很多人用“血淋淋”这...

  •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活着》读后感 余华的《活着》太沉重了,但又充满了希望。 ...

  • 18级全春焕

    《活着》读后感 活着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问题的...

  •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余...

  • 始于静,归于静

    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活着》的读后感 福贵仍然活着,和一头老牛静静的活着。 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余华清冷的文字,它让...

  •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

    ——余华《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 ...

  • 2020寒假优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1801班黄嘉嘉 今天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不同于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q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