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意思是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
去年山东省作协公布新进会员名单时,58岁的王秀云大姐名列其中。
王秀云原来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小时候由于家境贫穷姊妹多,只上过半天学。说白了和没上过学没有区别。
后来到了适婚年龄,嫁给了一位联中教书的民办教师。婚后老家的土地需要她耕种,孩子需要照顾,家里的一切需要她打理,每天忙得昏天黑地。
她老公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些作品经常刊登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后来机缘巧合调到了城里工作,王秀云也跟着进了城。相比较在农村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
到了城里以后,王秀云看到老公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心里很是艳羡,想着自己能写文章就好了。
可是想归想,她没上过学,除了认识自己的名子,别的字认识的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怎么可能写出文章呢!
于是42岁那年,她开始让她的孩子从拼音开始教她,常常记不住“b”和“d”“p”和“q”那个半圆面向哪个方向的她,每天像着了魔,常常是睡觉时用手比划,干活时用手比划,有时吃饭时还拿筷子比划。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她学会了全部拼音。
学会了拼音,她又让孩子教她查字典,于是孩子又一步一步手把手教她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为了多练习,她兜里经常装一本袖珍字典,在老家干农活中间歇息时,就从兜里掏出字典练习查字,在家里做家务时,得空也练习查字典,日积月累,几个月下来她居然学会了查字典。
没有上过学,她不会写字,不知道笔顺笔划,于是她就从字典上查每一个字的写作顺序,在本子上比葫芦画瓢,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常常写到半夜老公催几遍才去睡觉。
会查字典,认识了字,于是老公给她找些优美的文章,让她读让她抄。看到那些名篇佳句,她仿佛看到财宝一样,如饥似渴不知疲倦地读起来抄起来。三年时间,她抄满了十几个笔记本,从笨拙的一笔一划开始,到后来的娟娟字体,每个字都浸染着她的勤奋、坚持和努力。
会读会写后,她开始慢慢学着背诵一些名篇佳句,但是那些内容往往是这边读,那边忘,可以说扭头就忘,有时即使记住了,第二天又忘的一干二净。其实大多数中年人都有这种情况,王秀云大姐是怎么处理这种今学明忘情况的呢,用她的话说就是笨人就用笨人的方法。
于是她把那些名篇佳句抄在一个小本上,本子要小,可以装进兜里随身携带,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拿出来反复诵读。
出去买菜时,路上她在诵读,洗衣做饭时,她在诵读,在老家干农活时她也在在诵读,甚至睡觉时她还在在诵读!人的一生不怕有困难,就怕有了困难退缩,只要迎着困难而上,哪怕最笨拙的方法,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困难都会踏在脚下,任凭你迎风而过。
十几年的时间,王秀云大姐就是凭着自己的勤奋、毅力、耐心、坚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付出,还有不服输的韧劲,阅读了国内外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作品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红楼梦》这本长篇巨著,她竟然也读了三四遍。
十几年的时间,她不仅阅读中外名著数篇,她自己写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加起来也有一百多篇,还有很多单篇作品刊登在很多知名报刊杂志上,比如《山东文字》《时代文学》《当代文苑》,并且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合集《到山里拾柴禾》。
从不识字到后来出书成名,十几年的时间,王秀云大姐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从一个拼音一个比划一个词一句话开始慢慢积累,苦心研学,最后在文坛上花开不败。
“聚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铢累寸”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但是能坚持做到最后成塔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能把沙聚拢成一个小沙丘就已经不错了,是不是?
我认识一个文友A,以前经常给我抱怨说她看过的内容,当时热血沸腾,放下书本忘得一干二净,除了还记得书名,感觉什么也没记住,心里感觉特别失落,觉得白白浪费自己大把的时间。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拿那句“你看过书虽然大多忘记了,但是它会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到你的生命里,隐藏在你的气质里,谈吐里,行为里,容貌里。”
但是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不仅仅只想把自己读过书融入到自己的气质里,同时还想把读过书记忆在自己脑袋里。以备写作需要时可以随时提取出来。
我刚才讲的那个文友A,为了记住自己读过的名篇佳句,开始她是四处学习记忆方法,但是所有的记忆方法,无论是思维导图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总归都离不了用脑记忆。
最后她也不想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记忆法,干脆还是用自己的笨方法,给自己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一天背会两个成语,儿句名言佳句,一个星期背会一首唐诗宋词。每天写一篇至少八百字的文章,一个月复盘一次。
“两个成语””两句名言佳句”“一首唐诗宋词”“一篇千字文”单看这几个数字,很多人一定会感觉这太容易了!“不就是个两个成语吗?!我五分钟就背会了!”“两句名言佳句,我背会它,分分钟的事!”“一个星期才背会一首唐诗宋词,简直是浪费时间,半天我就能背的滚瓜烂熟!”“一篇八百字的小文章,最多一个小时我就能搞定!”
单看数字,这个目标确实有点小。开始半个月很多人肯定不费吃灰之力就能完成,但是坚持一个月,再看看已经有人掉队了,一年后,再看看那拨人,已经掉队三分之二了!两年以后呢,三年以后呢,可以说那拨人剩下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我那位文友A就是那拨坚持下来寥寥无几中的其中一人,就是那每天“两个成语”“两句名言佳句”“一首唐诗宋词”“每天八百字小文”一点点的积累,三年过去了,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自己的公众号也做得风生水起,每月的广告收入也已经过万了。
古人云“水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不要小看一滴水的力量,也不要小觎一个词的作用,日积月累,它们照样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