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时光——32

故乡时光——32

作者: 长恩在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23:07 被阅读0次

      (十七)谁是最幸福的人

          (1)  最早走出周家湾的人

        大哥,是谁?是周维旭的同袍兄长,叫周维民。是最早走出周家湾的人,是周维旭的大哥,也是周家湾里“维”字辈的大哥,是“维”字辈上的掌门人,也是老周家的领头人。周维民的性格柔顺,善良。孝敬父母,热爱乡邻,没有与任何人发生过矛盾。他经常在家人面前检讨自己。从来不说家里成员谁有错误,常常把错误归结到自己的身上。

        其实,他不愿意让每个人受委屈,特别是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党风莲,是一个顶级的贤惠人,他俩生了三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孩子们个个都与父母一样,善良,懂礼貌。他俩把孩子们都当做朋友看待。党风莲就是周维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贤内助,妯娌和气,教子有方,勤俭持家,让他省心,他俩是同辈人的模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号召力特别强,哥们儿,都愿意听他的话。

        周维民为了纪念先祖,孝敬前辈,家族团结,辈分一直,不乱血缘。四处了解,八方考证,重新书写了家谱。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表达清楚,花费了心血。详细观察他写的家谱,是用毛笔写的小楷字。字里行间没有看到一点抹黑的痕迹,没有一个错别字。用毛笔勾画的线条,线条粗细一致,非常笔直。用毛笔画的图案,画的图案对称协调。足够看出写一个字,花费多大的功夫和力气,可以说,体验一下,写一个毛笔小字,得把气封住,才能写下来这样好的字。如果写错一个字,没有办法擦掉。一本成工的作品,有错字有黑点,怎么往下传呀?可想那本家谱的价值。那时候没有电脑,全靠人工制作,排位分明,叙述清楚。

        从家谱看。周家湾现有百余口人,是两对夫妇的后代。为什么现在周家湾只有两对夫妻的后代呢?从周家湾那个老坟湾来排查,有四十多个祖坟院,每道坟院埋有好几辈人。应该说周家湾里的人,现在不止百余口人。按理也有好几百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都离开了周家湾。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水源。没水源自然穷,不想受穷的人都走了。现在留下的人,是两对夫妇的后代,这些人为什么没有走呢?也可能是看守祖坟吧。 还是胆小,怕走出去饿死。还是没有看到商机,所以没有走。再说了,从甲地搬迁到乙地,没有那么容易。人上了年龄,都不想离开自己的故乡。目前,青年人,大有用武之地!

        按辈分说,周维民是“维”字辈年龄最大的。他饱受周家湾缺水的苦头、自然灾害的苦难。当然跟老辈人来比,他还没有老前辈们受到的苦难多。周维民早就意识到周家湾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类生存。

        水是万物生存的先觉条件。缺水的地方,你怎么努力也是穷的?周家湾这块土地。地下水位深,也许就没有水。从古到今打不出来,一眼水井。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想办法也没有水源。古往今来,周家湾不是金窝银窝,而是个穷窝窝。每个劳动日的价值,才是一角人民币。邻村每个劳动日的价值是一元人民币。

        生产责任制后,大家大力广种田,把边边角角的土地都开垦,才能吃饱饭。就是饮水太困难,当年平田整地,水的来路被改变,下暴雨时,好多水窖都收不到水。前些年,人们不习惯在家门口打水窖,生产责任后,各家至少有一对牲口,有人还有四个牲口,盛水的窖少,牲口增加了,用水非常艰难。大家一时半会儿,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除了节约用水,还是节约用水。周维民这才产生了要去别的地方的想法。

        那时候政府没有出台搬迁政策,他决定把工作调到有水源的地方。他比别人搬家有一个优越条件。因为,周维民是人民教师。以工作调动为基础。他写了调动工作的申请,要求调到下马关学区,申请交到教育局。一年后调令下来了,同意他到下马关学区工作。

        开始他一个人来到下马关镇下马关学区。他了解到只有魏儿庄,地下水位浅,他要求到魏儿庄上班。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一家人来到魏儿庄,为了享受宽裕用水。他来到魏儿庄,首先买了一块建房子的地皮,盖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新房,建造了大宅院。他搬家的那些年代里。政府还没有出台移民搬迁政策。它属于自然搬迁。走的时候只带了小儿子和小女儿。当然忠实的勤务员老伴儿还得带上。

        周维民琴棋书画样样俱全。在周家湾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曾在宣传队里当团长、当导演,当编剧。在本县汇演中,多次得到集体奖励,个人奖励更多。

        每年到大年三十下午,给乡亲们写对联,给小伙子们理发。村里的姑娘们请他给枕头上、鞋垫子上画花。有闲时间,演奏二胡,写书法,跟孩子们玩游戏,帮妻子整理家务。是个好丈夫,是个好爸爸,也是一个优秀老师。把家搬迁到下马关镇,魏儿庄村,他照样为魏儿庄村民做好事。他在周家湾怎么做?就在魏儿庄仍然怎么做?村里人欢迎他,对他尊重。因为他的书教的好,交了40年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带的学生学习不费劲儿,成绩很好。

        在生活方面。魏儿庄村民对他特别照顾。村党支部研究决定给周老师分了几十亩地。

        他利用业余时间也种一点麦子。从小就学会干农活,农业技术也相当好。每年在业余时间种的粮食,一家人生活富裕。他的搬迁没有带动大家的搬迁。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大家认为他调到他乡去教书,家属是随便带过去的。

        那个时候,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容易的事情。人品不好的人根本不可能从甲地搬到乙地。所以周维民的人品好,交往能力强。搬家很自然,没有大的动荡,难度也不大,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可是他心里有主意,先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想要去的地方。换句话说,能安排的离开周家湾最合适。创造不了离开周家湾的条件,也要让他们在经济发展上有所新的改变。

        周维旭和周维民是同袍兄弟。周维民的搬迁只有引起周维旭的注意。那个时候的人怎么想呢?乡语说:“兔子满山跑,终久回老窝。”土地那么紧缺,谁把土地让出来,把一个陌生的人留下来,住在自己的村庄里,分种着自己的田地。不是人们的姿态不高,而是到处都缺水,靠天吃饭,种的是旱地,天不下雨,吃饭就成问题。为了防止吃饭没问题,所以大家对农田特别特别重视,尽量多种,形成了广种薄收。

        下马关滩大部分村庄都有水井。有的村庄水井深,有的村庄水井浅。有的村庄井水,有八成甜,一成苦,一成咸。能凑合着饮用。下马关滩相比周家湾要优越的多。地表平,交通方便,地下水比较浅。想去下马关滩的人太多太多,就是不容易到那里。

        有好多人就跟下马关人攀亲,把女儿出嫁到下马关滩。下马关滩里,百分之九十的人家,儿媳妇儿,是山区的姑娘。周家湾的女儿嫁到下马关滩的更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周家湾的姑娘。山里的姑娘有选择生活环境的优越条件。

        男士不行,生在哪里?就长在哪里?永远生活在哪里?哪里有福?就享哪里的福,哪里没有优越条件,就受哪里的苦?像周维民这样特殊身份的人极少。

        自从1983年国家出台移民搬迁政策。虽然,没有计划同心县山区人民搬迁,但是,有好多人相信政府移民搬迁政策会轮到周家湾的。等不及安排,自迁出去的人不少,周家湾人也不例外。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目的。大多数人都考虑了农田的多少,本来这一带是干旱地区,到哪里都是地广水少,有的地方大沟底下还有泉水,是咸水。实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牲口还可以饮用。下马关滩的井水,在一定情况下都能供应人畜饮水。

          周家湾里沟沟叉叉特别多,别说有泉水,就连一块块小石子也看不见。儿时,大家玩抓石子,一分刚圆大小的圆石子,最少找四个,就能玩《青草歌》,最多找10个,就能玩《食满仓》。哪里能找到呢?大家伙儿一起去那些勾勾叉叉找呗。败兴而归,根本没有所想象的小石子,让人拿回来。没有合适的小石子,找一块无论大小的石头拿回来也可以,砸合适用,可是,根本不可能找到,想要得成必须做一场梦。干脆找一块砖头砸烂,磨成合适的砖子。砖子儿密度不够,玩一会儿太脏手了,手脏了怎么办,回到各自的家里假装口渴了,喝水时,瞒着大人,噙一口水,跑到外面把手洗洗,能洗净吗?其实,只能这么做了,对自己安慰一下。多么可笑的事情呀!真是山穷水尽。

        下马关滩也有不利的因素,风沙比较大,庄稼在小苗的时候就被风沙打的东活一棵,西活一棵。这个不利因素,也是人们在意的主要原因。下马关滩最大的优越。地下水位浅,没有沟壑地表平,交通相对而言比较方便。有辆小轿车,只要留出来一条土路就能前进。用不着专门去修路。

        下马关滩交通便利,又有井水。虽然,周维民在魏儿庄住下来了,但是,心,还在周家湾。因为,几个儿女还在周家湾,所以,周维民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们都能到下马关滩类似的地方去住。如果说,去比下马关滩更好的地方住家,那就谢天谢地了,这是他的一个最大心愿!

                  (2)    抓住地理优势

        周维民来到下马关镇,在魏二庄小学上了班。

        小儿子和小女儿一个上中学一个上高中。小儿子在同心县一中上了高中。小女儿在下马关中学,上了初中。

        魏儿庄村给他分了些承包地,老伴儿党风连一个人经营那些承包地。

        一项认真工作的周维民,考虑到自己没时间种承包地。老伴儿一个人经营那些土地,还得带大儿子的大女儿、二儿子的大女儿,还要给小女儿和他们老两口,一共五口人做饭,做家务,实在忙不过来。

      他发现老伴儿一个人干这么多活儿太累了,精神状况十分不佳。就跟老伴儿商量了一下,干脆把大儿子调过来,种这些承包地,把周家湾里那些山洼地,先休耕几年吧,让那些地休耕,充分接受光合作用,再种还有点收入,否则,还是白费劲。大儿子周志哲同意了他们老两口的想法。

      周志哲感觉到这点承包地不够他的劳动时间。就在魏儿庄又承包了一些地。从那天起,周志哲就穿越在周家湾到魏儿庄之间。

        周家湾到魏儿庄,相距30公里路。10公里山路,20公里平路。从距离上来说,周志哲也能把控这个时间段。

        从季节上讲,同一季节种同一种粮食,周家湾和魏儿庄两地相差刚好15天。比方说,春天播种种小麦。周家湾里播种完之后,刚好赶上魏儿庄播种种小麦的时间。由于,周家湾是山区,接受阳光比较强,风流量低,春天土地化冻比较早15天。魏儿庄是平地,恰好跟周家湾相反,接受阳光较差,风的流量强。春天土地化冻比较迟15天。有了这个比例差。

        因此,周志哲掌握了这个特点。种这两种地理特征不同的承包地不受季节约束,正好按地理特点经营,使该种的农作物,按当地特殊时间播种,成长时期不影响光合作用,也不影响成熟时间,也不影响过期收割,也不造成颗粒包裹松弛,不影响产量偏低。

        周志哲在甲乙两地耕种了两年承包地,即把老人照顾了,又有一定的收入。在时间上自己还觉得宽裕,周志哲还想包一点承包地。

        从周家湾去魏儿庄路过冯家湾岳父家。了解到冯家湾里的土质也不错,还有很多人没有把承包地种完。外出打工的人把承包地给荒下来了,看着怪可惜的。通过岳父在冯家湾又承包了一些承包田。

      周志哲种了周家湾里的承包地,又种了冯家湾那里的承包地和魏儿庄那里的承包地。这些年来收入可观。又照顾了双方老人,他心里非常满意的。既种地,又敬孝,何乐而不为呢?

        周志哲在家族里,是“志”字辈的老大。他不光是农业能手,也是一个孝子。在儿女上也是个功臣。三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哥们儿的心目中是个好大哥,各方面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他的妻子叫冯玉琴,是个贤内助。帮助丈夫策划种粮食,顺应人情,教养子女,团结家庭成员,联络姊妹们的感情。

        尊老爱幼。爱戴爷爷,孝敬公婆,关心姊妹、侄男侄女,抚养儿女。

        是个过日子的强手。每一分钱,她都要计划到一定的位置才使用,从不置办半年闲。

        周志哲和冯玉琴生了两女一男。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光靠农业还是不够开支。

        周志哲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铲车司机驾照。有了驾照,就得到建筑工地揽工,实习了两天。老板了解他为人实在,驾驶铲车技术过关。聘用他为长期工。管吃管住,每月工资6000元人民币。

        周志哲准备把所有承包地全承包给其他人。冯玉琴没有同意丈夫的做法,主动承担了种承包地的责任,她让周志哲放心的去工地上专心开铲车,农田里的事情和家务事情,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她完全可以完成任务。

        为了让三个孩子上学,不发生经济上的困难,为了打好离开周家湾的基础,两个人就这样分工了。

        冯玉琴把自己没当做一个家庭妇女,她承担起了种三个地方的承包责任田。每年虽然跟着周志哲种承包田,自己只有协助,没有自主去完成某一项任务。现在的任务自己承包下来了,心里感觉到重重的没有个底数,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

        春天到了,农忙开始,周志哲给冯玉琴把该种地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而且和冯玉琴一同来到农田里,把该操作的环节有序的讲述给了妻子冯玉琴。随着紧张心情的冯玉琴,当把播种的工具拿在手里,工作时,倒也没什么了不起,接下来她正常的完成了春播任务。说起来倒很简单,其实做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心的,要使出一定的苦力,才能做到自己想要做的结果。

        此时,冯玉琴有三个家。周家湾是她的本家,她在本家里,在农田里完成所有程序,不感觉得浪费时间。完成冯家湾里的承包地和魏儿庄的承包地,总觉得费时间。古人说的好:“远买卖,近庄稼。”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费时间了。起码得从甲地走到乙地,走这段路程得要花时间的,走到那里也得花时间搭理住处,住下来得花时间安排生活,跟亲人们还得交流,这都是时间。

        冯玉琴离开本家之后。孩子们就得自己照顾自己啦,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孩子们在吃饭问题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冯玉琴每次离开家时间都不会太长的,最多也就是两个星期左右。孩子们自己得做饭的天数不会太多,不影响学习。虽然,饭的质量不达标,但是,对孩子们的身体没有多大影响。

      总的说来,一家人都比较辛苦。孩子们都特别懂事儿,没有耽误学业,更没有让他们错过吃饭的饭点儿。

        一年下来收入可观。交完三个学生的学费,家里还有余钱。就这样周志哲一家人年复一年。每年都有满意的收入。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周志哲一家人和大家一样,响应党的号召,搬迁到了三山井村。周家湾里的承包地就不属于他们再承包,冯家湾里的承包地也没有人做主再承包给他们。

        关于魏儿庄的承包地,冯玉琴用小部分时间就完成任务,种完这些承包地,还有大把时间。冯玉琴觉着把这些时间浪费了不划算,就在三山井开了百货店,自己当了营业员,也是采购员。日子很快的过去了10年。

        在这10年里他们两个人没有怎么样闲过,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更大的成绩是三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个个都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三山井村虽然没有自然水,但是,政府给村民们引过来了自来水,大家的用水没有问题,现在也不喂牲口,土地是集体承包种,每人每年等着分红。搬迁过来的移民比在原来的村子里生活的快乐。每天早晚大家聚集在村部门前广场上跳广场舞。围观的人更多。虽然是乡村,但是热闹的程度比城里还深。小点儿快手比比皆是,前所未有的农村新面貌!七旬老人们坐在一起高兴的说:“经过了这么多的朝代,没有新社会共产党这么好,给农民管吃管住,还给养老经,种地还给补助费,粮食欠收了还给产量补助!共产党像太阳!”

       

                  (3)  转让小卖部

        周维民当时让大儿子周志哲从种承包地开始发展。二儿子周志远是村上的领导,一下子脱不开身,也没有个啥好机会,只能先为村民们服务。等待经济发展的商机。

        周志远是高中毕业生。他看着家里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主动放弃了上大学,决定帮着父亲干点事业,让家庭早日富裕起来。

        干一番比较大一点的事业,没有经济基础也是白想,想在村里开个小卖部,周家湾只有十来户人家,周边的邻居村也有小卖部,周家湾里的小卖部是周维旭开的,周志远也不能和小爹争市场,办小卖部的想法也就成了泡影。

          出去揽工吧,当年还没有揽工的习惯,没有听说村里有哪个人出去到外面揽工,或者说也没有个什么经济信息。在家里闲呆着地周志远,一边为自己捕捉商机,苦心琢磨,四处打听,一边帮父母做点家务活,干点农活。

          古人说的好:“成家立业。”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男士先成家,然后才能立业。一般做父母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先给儿子成家,然后再让其立业,这个旧传统习惯在周家湾里源远流长。于是,周志远的父母张罗着给周志远与邻村冯新庄张家的姑娘叫张学花结了婚。

        周志远和张学花上小学就是校友,上完小也是校友,到中学还是校友,上高中还是校友。两个人的家,住的又不远,三里路中间隔一条大沟羊路沟,各自站在自己的大门口,都能看见对方的大门口,所以互相有好感,也就是不陌生的一对鸳鸯。

        周家湾小学缺少老师,学区领导任命周志远为周家湾的小学老师。周志远从高中毕业回来,没有闲上一年就又进入了学校,给小孩子们教书,业余时间任然帮家里人种承包地。这两项活计对于他的能力来说,不是担不起,就是人有点儿忙,从学校回来吃上两口干粮,就急急忙忙去农田里干农活。这样一干就是五年,经济收入也不错,孩子们逐渐的都长大,也开始花大钱的时候。

        周志远媳妇张学花高中 毕业后,正当考大学的时候,没料想到得了病,失去了进考场的时间,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与周志远结婚后,在家里带孩子、干家务,主体在农田里干农活。每天起早贪黑,忙于家务与农田之间。

        农田里没有多少收入,周志远当民办教师的工资不多,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水平也一般般,孩子们上学还得交学费,幸好大女儿,爷爷奶奶领养。周志远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比别人差,于是产生了不想当民办教师,又想要找点经济出路。否则,孩子们上学的学费没有着落。就在他思想动摇的这段日子里,村上竞选会计,他比中选,周志远知道在村上干,还没有当民办教师的工资高,没有固定时间,留不出来一定的时间干农活。可是,村党支部书记计汉玺给他做了好几次思想工作,非让他担任这个职务,周志远黑不下书记的面子,只好勉强上任。周志远上任不到两个月,他确实想着这样干下去,家庭会更穷的,就在思不达意之时,周志远的小爹周维旭知道他家里的实际情况,便找上门对周志远说,他要去红寺堡创业,告知本村人谁愿意接收他的小卖部,公布这个信息的同时想起周志远是接受小卖部的合适人选,因为周志远人口多,开支大,这个小卖部谁接,他也不能给,留给周志远经营最合适。

        周志远没有接成,说他经营不了,由于村里的工作比较忙,没时间进货,进货很困难,张学花又有病,还得经营农田。周维旭和周志远两个人的沟通,张学花并不知道。

          张学花听到周维旭要打部子这个消息。没有顾上跟周志远商量,就去把小爹周维旭的小卖部接承下来。

        张学花把小卖部接成下来,给自己找了更大的苦差事。周志远当小学教师的时候还能干一些农活,当了村会计特别忙,农活全靠张学花一个人干。张学花又是个病身子,现在把小卖部接下来了,农业上还得干,这不就给自己找到了更大的差事吗?作为一个有病的人,要完成这两项任务,那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要吃相当的苦,她和一般常人是比不了的。为了让孩子们读书,也只能这样了。

        自从有了小卖部,周志远经济有很大转变。“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后来,双胞胎女儿上高中了,高中就在县城,张学花为了照顾女儿,就把小卖部搬到了县城,还有小女儿和儿子一起领走。其实,就等于把家搬到了县城,家里就剩下了周志远。

        周志远一边种农田,一边在村部上班。张学花在县城开部子,照顾四个孩子。周志远在家里种田,供应六口人口粮。张学花在县城做生意,她赚回来的钱,除了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不但够四个孩子上大学用,而且还有存款。供给搬家费用之外,还不影响她经商的经济流动。

      目前,周志远的家也搬到了三山井村。现在计嘴村已经不存在了,所有的人都搬迁到了三山井村,周志远来到三山井村又干了几年会计工作。新班子接替了老班子,他也不在任会计这个职务。去煤矿上班,后来又转到风电上,给开运输车。儿子还在上大学,三个女儿已经大学毕业,都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上班。

        虽然,三山井有房屋有院落,家里没有住人,房门、大门各一把锁。家人们多半在县城,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火。县城那个家里,一年360天,多数家里也就是张学花一个人,长时间在县城商店里营业。

          三个女儿都结婚了,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孩子,儿子最小,现在正在读大学,周志远在风电上开运输车。

        逢年过节大家都回去,在县城那个家里聚一聚,最多也就待一个假期的时间,假期满了各自回去岗位上工作,大家一走,热热闹闹的家庭里,一下冷落下来,孤单的生活张学花已经习惯了。说是回家,其实就是去找张学花,对于孩子们来说,妈在哪里,那里就是家,对于丈夫来说,妻子在哪里,那里就是家。常言道:女人是一家之主嘛!

          周志远和张学华结婚刚好一年,父亲被调到下马关,学区任教。这个家就自然分了家。在这一年里,周维旭老两口真正的享了儿媳妇的福。张学花把公公爹和婆婆妈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天,启明星刚露面的时候,她就起床了,做完了家务活,就去做早餐,而且,为公公和婆婆做特殊的早餐,只要公公婆婆刚一起床,他就把洗脸水给端到了身边,紧接着就把早餐给送到了饭桌上,帮婆婆洗衣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热情对待每一位家族亲人。公公婆婆到了魏儿庄,她常常抽时间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带去好吃的。还经常去红寺堡看他的小爹和爷爷。

        张学华不但吸引了一家人,而且对他的亲朋好友也有带动,有人好奇,有人羡慕,有人跟着他学习。

        张学花的一母同胞妹妹张学梅。从小就经常来姐姐家,看到姐姐姐夫那种实干精神,给她的幼小心灵中就埋下了前进的种子,学习姐姐姐夫的做人,学习他们理财的方式方法。张学梅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有去上大学,他认为姐姐姐夫这样的发家致富之路还是可以采纳的。结婚以后就在红寺堡开了商行,生意兴隆。张学梅不亚于张学花,在生意上更是一把强手,她做人厚道,回头客极多,每天货流量多,毛利润高达5000元左右,有时候每天上万元的货流量,对于一个百货店来说,有那么多的货流量,说明了这个营业员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货流量。早晨8:00开门,到晚上12:00下班,从时间角度来说,这个营业员是一个多么有能力和耐力的人呀!现在张学梅夫妻俩的经济基础不亚于张学花和周志远。

        在商业场上姐姐妹妹互相作为各自对方的参照物,当然两个人的丈夫也有同等的概念,生意场上出现了竞赛,那是经济飞跃性转变的好兆头!旁观者能不秀目吗?

              (4)  他也不愿意落后

        周志哲和周志远的日子过得红火,作为父母亲的哪能不高兴呢?哥俩都走出了周家湾,而且经济基础都相当理想,了却了父亲周维民的心愿。

        现在老三周志高刚刚从大学毕业回来,还没有个固定的工作干。周维民又琢磨着三儿子如何去发展,也让去经商呢,还是考公务员呢?真是天下父母心,一个儿女一条心,操心这个又担心那个。最放心不下的其实还是老三周志高,最终的决定还是随儿子的想法,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还是一个最忠实的支持者。

        老三周志高大学毕业后,看到哥哥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红火。就没有去考场竞争公务员,在父亲的鼓动下,也跟着两位哥哥,两位嫂嫂学习做生意。父亲让他先在大哥家帮忙,两个月过去了,周志高没有感觉学到什么东西,不就是多吃了六十天家常好饭而已。

          说到吃饭,大嫂的饭还做的真好吃,他每天给老三做顿好饭,这顿好吃的饭不是给老三应名,其实他们一家人平时的生活水平没有那么高,老三在,每顿饭的质量才提高了,其一,学生在校吃的大锅饭,实在也吃厌烦。其二,老三在大哥大嫂家干家务,帮着卖百货,又不挣工资,不就是吃饭吗?给人家不吃好点,良心上也过不去!古人云:“将哥比父,将嫂比母。”大嫂操心弟弟吃饭,代表了母亲的一片慈善心。

        周志高告别大哥大嫂。回到魏儿庄父母的家里,也就是自己的家里待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除了他回忆在大嫂家的一幕幕场面,再就是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有一天,他回忆大嫂的表情非常好,不同于往常。顾客来了,首先,她问候人家。其次,忙招呼对方要什么货?再次,解释货的特点。再也没有发现哪点比以前更有特殊的表现。

          他看看书,帮帮母亲干干家务,然后替父亲批阅一下学生的大楷、小楷作业,主科作业他不批改,留给父亲亲自批改,父亲亲自批改后能发现学生的弱点在哪里,为上下节课打好基础,他是念了多年书的人,知道老师发现学生作业当中出现的弱点的重要性,只有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弱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课,才能使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父母来说,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的儿子待在家里,给他们做家务帮闲忙,心里不舒服。心急火燎的又让儿子去二哥二嫂家,帮忙打理商店,帮忙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让老三再学些经商经验。

        二哥二嫂热情地接待了老三。老三每天帮助二嫂处理商店里的事务,老三只能干的是接货,理货,上货。县城里跟乡下不一样,客流量多、货流量更多,上货的次数也多,整理货的时间又长,老三的到来,对二嫂来说,还真是给帮忙了,她有一定的时间坐下来休息片刻,做饭的时候商店里也有人打理。

        二哥二嫂在县城住,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方便,当然生活水平更加高一个档次。说实话,老三不来的时候,条件再好,他们也顾不上做饭,平时的生活也是凑合过,因为客流量太多,二嫂忙不过来做饭,只能是吃一些简单的饭凑合一下,有时候泡一包方便面也把中午饭给打发过去了。倒还没有大哥家平时吃饭的频率高,有老三帮二嫂打理商店,这时候二嫂才有充分的时间,享受城里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每顿饭都是大鱼大肉天天跟过年一样,每顿饭都少不了喝两杯酒。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老三身体也发福了,体重增加了许多。可是自己不是来这里为吃饭,而是来取经的,倒也没觉得取到什么经,和在大嫂家没有什么两样,经商人的经验都在哪里,难道在自己的意念中吗?老三细细琢磨也找不到什么特殊的经验可学。只能得到和在大嫂家里一样的结果。来了客户,二嫂首先面带笑容迎接客户,并对客户热情打招呼,然后才介绍货的特点。这有什么意义呢?百货的利润率不过也就是百分之十的纯利润,有些货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之多,一天忙到黑可辛苦了。

        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开商行,他不想这样小另售,小回收的小打小闹。二嫂的商行相对大嫂的来说利润相当可观,可是在老三的眼里也没什么感兴趣的。他告别了二哥二嫂,没有回魏儿庄跟父母告别,一个人单枪匹马来到银川打拼。根据身上带的现金来衡量,到银川城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应聘在某家公司上班。

        老三来到银川住了两天,就到一家公司应聘上班了。正好跟自己学的专业对口。每天上八个小时班,年薪六万。比卖百货好多了,没那么累,就是每天不见钱,到了月底才给少量的零花钱。

        管吃管住,到了年底总发工资。住宿的条件一般,这都能克服,总比上学时的住宿条件好多了。两人房间,空气、卫生良好。一日三餐以菜为主,每样菜里面都有肉,但不是太多的肉,没有专门炒一碟肉给大家吃。没有家里的饭菜可口,吃过一年的大锅饭,感觉到有些腻。出门的人口边有句话:“好出门不如歹在家。”

      有一天,心情好了,在工作当中效果也好,这时候他慢慢的体会到大嫂和二嫂对待客户的态度,原来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样对待每一个客户的。老三在工作当中慢慢的体会到自己态度好,工作效率就是比平常要好的多,他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二嫂和大嫂那里得到的原来就是这个经验,用上这条经验还很灵的。在大嫂二嫂家待了半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对每个 客户态度好了,才叫能力,也算是本事吧!他认为无论干什么工作,就是求的效益,唯我自尊不是求效益的本能,热情面对每一个面孔,陌生的面孔也好,熟悉的面孔也罢,不是低三下四,而是效益的途径。只要对自己利润有帮忙助,再累也要坚持热情每一分钟。甚至在每个场合下对待人的表情好了,都是有利于自己!最起码也让自己心情好。不至于面前竟是枪手。

        第二年,工作的时候,每天有好心情或者没有好的心情,他都把表情调整好,对待每一位客户。

          第二年的收入就比第一年好多了,人的心情也好多了,得到了公司里很多次奖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都得到了,老板特别器重他,而且还给他官儿当,负责主要层面上的责任。

        老三坚持了两年,挣到了十几万元工资。其他开支都是自己的工作效益出色得来的奖金。春节他打算回趟家,把自己所有的资金带回去交给父亲和母亲。到底有多少钱,他心里也没个底,就拿着工资卡来到银行查了一下,不多不少,还有十五万。他带着有数额的工资卡,兴冲冲的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父母亲哪里舍得花儿子的血汗钱呢?就用老三挣来的现金,张罗着给老三结了婚。因为,老三是大学生,娶的媳妇毫无疑问,当然也是大学毕业生。老三媳妇姓尹,叫尹慧琴。是下马关滩里的尹家。当年,山区里的人谁还能把下马关滩里的姑娘娶为媳妇儿呢?除非人们所说的缘分,或者说千里婚姻如线等。

        过完年,老三带着媳妇尹慧琴来到银川,首先到他工作的那个公司里辞了职。和尹慧琴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他们该到大城市里再去闯荡一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商机。于是两个人周游全国。重点级别的几个大城市他们都去过了,得出的经验只有一条:要想干一番事业,还是要自己给自己打工。时间由自己安排,创下的利润全是自己的。两个人在外面闯荡了两年,也挣了不少钱。特别是在北京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在那里也挣的钱比较多。回来到银川买了一套房子安了家。一心一意为自己打工。

        老三夫妻俩盘算着,父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大半辈子,按60岁退休,再差几个月,父亲已经多干了两年了。得劝说老人家赶快办完退休手续,休息下来。然后,他们把父母亲搬到银川,让二位老人过几天城市生活,他们也好好孝敬老人,报答父母之恩。

          没有等到 他们落实下一步的安排。天大的噩耗,传进了他们的耳底____父母去世了。

        清明节,父亲骑着摩托车,带着大孙子回老家给故去的先辈们扫墓。由于,血压比较高,山路更比较难走,一不小心摔到啦,伤势严重,严重的脑溢血。当场就没有再说话,由于交通不便,山路难行,信息闭塞,没有良好的抢救条件,时间持续了24小时。老人家只能去见马克思了。享年61岁半。

        老人家工作了40多年,没有休息上一天。老人离开学校的时候,正是星期天,当时他代的六年级毕业班,孩子们还等着老人回来,星期一给他们上课。

        父亲的去世,对老三的打击非常大,把他要干一番大事业如火的心情一下子扑灭了。他的最大心愿是让父亲来到城里给他当顾问。也许是老天爷疼爱这位善良的人民教师。不愿意让他再费那么多的心思去关怀儿女。

        老三只能把母亲接到城里,让妻子尹慧琴专门扶养、照顾母亲!尹慧琴作为现代的年轻人,能跟婆婆妈相处的关系,就像亲生的母女俩。

        言来语去洋溢着和谐,无论是吃水果还是吃饭。尹慧琴都要亲手给婆婆接在手里处理合适。

        为婆婆妈:早餐特殊,午餐丰盛,晚餐清淡。

          早晨帮婆婆妈:打理宿舍,着装衣帽,鞋袜代劳,关照午休,晚间更衣沐浴,下榻温被。

        尹慧琴不但做到了丈夫所要孝敬母亲的目的,她还劝解和帮助自我感觉没有任何精神支柱的丈夫周志高, 为此,联系到某家公司上班。

        两年后他的精神有所好转,就把这家公司承包下来,现在每天起早贪黑,开着小轿车,驰骋在宁夏的南部山区各个县城,负责消防工作。

        一家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了父亲在世时所想往的水平。

      (5)女儿们也走出了周家湾

      周维民在工作岗位上40多年。离开人世的时候还在岗位上没有退下来。也就是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他去世的那年,其父亲77岁,幸运的是父亲生了他们弟兄三个人,他是老大还有老二老三,父亲的养老问题,有人代替他扶养老人的,这是他唯一放心的事。

        他的五个孩子,三个男的,两个女的,目前,三个儿子的日子过得红火。两个女儿的日子也过得不差。小女儿拼搏的过程她没有看到一幕。这也是他唯一遗憾的事。

        当年,由于他的孩子比较多,他大女儿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上学。留在家里干家务、带孩子。没有给大女儿读书的机会,这是他唯一难言之事!

          大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有人上门提亲。不是别处地方的人,而是下马关滩卢家塘人。

          大女儿的婚姻给他抹平了难言之隐。正当在他为大女儿琢磨婚事的时刻。

      有一天,风和日丽。仿佛大地一切都在动,远远望去动态让人无法形容,这是什么节奏呢?说不清,这绝对不是眼睛花了,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更远和更近都看不清楚,唯独在合适的视线里看得非常清楚。有人说,这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也许是吧!

        可是,大门口有一棵老杏树,始终没有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都是老样子。当然,它也有换颜的时候,每当到了初春它的颜面是那么的秀丽,银装素裹,唯独在这个地球上,它是唯一一个换颜最早之一。随着季节的更替,它的素妆变成了绿妆,渐渐绿装各部出现了星光点,那就是老杏树给人们的贡献硕果累累。主人们为它而骄傲,主人们为他的变化而高兴,仿佛看到了它就有新的心态,让人心旷神怡!

          周维民的大女儿常常带着弟弟妹妹,在这棵老树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这棵老杏树,那可有些年代了,它象征着周家湾里人的憨厚,无论有多少热闹的诱惑,有多少无情的讽刺?有多少寒冷的摧残,有多少夏夜温暖的怀抱?它毫不动摇地守卫在这块地的地埂上,始终带着憨厚的表情,面对主人的大小门面。

        何时,在树枝上被喜鹊占领了几处,而且都建了新“房子”。喜鹊不知是谁给了它的义务,也不知谁让它提前给老树的主人报喜。大概是它自己主张,而没有经过树的主人同意,就住在上面的缘故吧!为了补个人情,它就在枝头上渣渣渣的叫个不停。主人没有在意它报的是喜信,只觉得它也欣赏今天的日光是那么的明媚,是那么的柔和可爱。

        整个大地暖烘烘的,象征着人世间的活跃气氛。人间的活跃,“爱”字占据了整个人类,连神仙都是羡慕的。人世间流传着神仙下凡,与凡人结成良缘的故事,不止一件,两件…故事更多。喜结良缘是人世间最大的一件有意义的喜事。这几对花喜鹊仿佛也知道这是最有意义的事,千万不能耽误似的,它们争先恐后的对着主人的大门叫个不停,意味着什么?这让主人不得不加以深思。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什么结果,只能等时间这列载车,能把什么喜事带回来。

        太阳即将接近中天,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从南面开过来一辆手扶拖拉机。年轻人是司机,40出头的一位中年人,坐在车厢里。车头不偏不依的来到了周维民的家门口,停在了老杏树的阴影下。

        那个时候周家湾里很少有手扶拖拉机在这里游游逛逛。最多时间只能见到肖海云的手扶拖拉机,来周家湾里接去下马关集镇上赶集的人。中午时分肖海云的手扶拖拉机,不可能来到这里晃悠。肖海云的手扶拖拉机,有时候是早晨7:00到周家湾接人,有时候晚上7:00回来到周家湾送赶集的人。平时根本没有时间闲晃悠。

        今天,停在老杏树影下的这台手扶拖拉机是何许人也,车上这两位年龄不在同年龄段,相差过20岁,看上去不是什么做大生意的人,也不是什么上面下来的干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模样,他俩来到周家湾干什么呢?不偏不倚地来到了周维民的家门口,不会是赶来在老杏树下乘凉的吧?大家都有所惊奇。当然,周维民一家人更惊奇,大家伙儿不约而同地出了房门,面对这台手扶拖拉机上,下来的两位一老一小的陌生人发愣。

          这位年长者比周维民小不了多少岁,要么是同龄人,看上去,表面上比周维民要大的多。周维民认识他,他姓卢,是下马关滩卢家,彼人是卢正宝。是熟人,理所当然得接进家里。怎么也得让吃了中午饭,再让人家赶路吧!周维民估摸着这是路过这里,正好到了中午了,两个人饿了,吃顿饭在赶路。没有想到的是,卢正宝开门见山的就提起了提亲的事。

        下马关滩是周家湾人所向往的宝地,那当然,卢正宝是满有把握的来周家湾这一带,给儿子提亲,他最初的出发点就是直奔周维民家。可是人心所向,卢正宝也不例外总想给儿子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卢正宝趁着今天的天气好,让儿子开着手扶拖拉机从卢家塘向南,一路上遇见村庄都要停下车,打问一下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

        手扶拖拉机穿过窖坑子村,白家滩村,垐家茆村,朱家山,冯家山,马原山,四沟湾,杨家湾子,冯新庄李家。手扶拖拉机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懒洋洋的停上一会儿。没有合适的姑娘跳入卢正宝的眼帘里。

        手扶拖拉机吃力地爬过了羊路沟,最终停在了周维民门前的老杏树下,饱尝着老杏树给的凉意!卢正宝了解周维民的大女儿,他决心把周维民的大女儿给儿子卢军定为媳妇儿!

          卢正宝知道周维民大女儿到结婚年龄了。这个消息是没有人告诉他的,卢家塘卢家人跟周家湾里周家人接了几辈子亲戚。基本上是周家的女儿嫁给卢家帅哥。

        周维民的姑奶奶嫁给卢家,他的姑姑也嫁给卢家。和周维民同辈没有姑娘嫁给卢家,而卢正保宝的妹妹嫁给了白家渠周家。所以卢正宝得知周维民家女儿到结婚年龄的信息,那当然不用专门了解就很清楚。

        由于,下马关卢家塘地理条件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卢家人比较实在,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今天卢正宝带着儿子上门提亲,周维民毫无含糊的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卢正宝踏进周维民的家门,不说今天来的目的,也是亲戚呀!中午这顿饭怎么着也得给客人吃好喝好。于是大家站在院子里说了提亲的一系列的话,说完正儿八经的话,这才进了客房门,坐下来东拉西扯,直到吃完了中午饭。

          卢正宝父子俩,兴冲冲的离开了周家湾,准备找高工(阴阳),选择良辰吉日,把儿媳妇娶回家。

        卢正宝的光阴十分好。他在太阳山南面有个青龙山,那里的石头性质特别好,他开了一家粉石厂。卢正宝的儿子卢军,也就是周维民的女婿,是厂里的主要负责人,每年每年创造的利润上亿元人民币。卢厂长有钱,依然保持着楼家前辈人的憨厚、诚实。依然对待媳妇热情关心和爱护,算得上五好丈夫!在陆家塘都是顶级人家。

        周维民最满意大女儿的生活。他的小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银川自己创业。在他临终那年,小女儿创业的趋向还不是那么十分理想。他没有亲眼看到小女儿的创业状景。

          其实小女儿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强人。小小年纪一个人来到银川打拼。起先也是在某家公司上班,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自己也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在聪明麻利的女婿帮助下,他们的业绩出色。服务范围覆盖于几条大街。跟姐姐相比,经济状况不相上下。可惜周维民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壮观景象。

        周维民没有更多享儿女的福。他的老伴儿是个有福人,现在想去哪一个儿女家就去那一个儿女家,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老伴儿看到儿女们过的日子蒸蒸日上。老人的精神状况,足以证明了她心里的满意。她的刚强劲儿,百岁有余,是五个儿女的精神支柱。

        常言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落实不了的。”当年周维民老先生的向往就是今天儿女们所过的这个日子。走出缺水的周家湾,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比周家湾优越!虽然老人走了,但是他的愿望还是实现了。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姊妹五个人的日子过得红火,引起了周家湾里人的注意,大家跟他们学习的人大有人在。

相关文章

  • 故乡时光——32

    (十三)谁是最幸福的人 冯士龙复原回来,给周家湾里人带来了外面比周家湾里好多了的念头。 相...

  • 故乡时光__32

    (二)谁是最幸福的人 (1) 老样子 今天,早晨的周家湾,和往常一样,在...

  • 故乡时光——32

    (十七)谁是最幸福的人 (1) 最早走出周家湾的人 大哥,是谁?是周维旭的同袍兄长,叫...

  • 故乡时光——32

    (十五)谁是最幸福的人 周维旭上中学的时候,妈妈就不在世了。妈妈是肺气肿,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四处求医...

  • 故乡时光__32

    三十一 谁是最幸福的人 机会就是金钱 (1) 开业前的准备 ...

  • 故乡时光__32

    二十六 谁是最幸福的人 让大家有新的想法 (1)周家湾坐落在这里 ...

  • 故乡时光_32

    (二十一)谁是最幸福的人 聊天使人丧了命 周维昌的弟弟周维川。53岁就去世了。...

  • 故乡时光_32

    二十二 谁是最幸福的人 正能量的人 (1)“生”字辈的勤快人 ...

  • 故乡时光__32

    三十三 谁是最幸福的人 府谷县人的必须 (1)去南方采货 昨天...

  • 故乡时光__32

    三十二 谁是最幸福的人 急需落实 (1)培训员工 当前摆在周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时光——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tugktx.html